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 第66章彩礼和嫁妆
    艾应甲神情平静的离开了洪府。
    铁打的豪强流水的官。
    洪承畴再厉害,也总有一天会调走。
    但是李毅这个当地人,艾家的死敌,一定要死。
    自己绝不会让他站在艾家的尸骨上,成长为参天大树。
    很快,随着洪承畴的故意包庇,再加上艾家的走动,此案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艾万华明明残害农户,欺凌妇人,却被上报为双方发生纠纷,判艾家赔偿十两银子。
    至于艾家家丁全副武装,进攻官府巡检司的事情,则被称为误会,随着艾家捐献五万石粮草,不了了之。
    此案盖棺定论,一场危机被艾家利用权势钱粮成功解决。
    不过这次洪承畴获利最大,他在艾家这里成功打开了突破口。
    然后在艾应甲的帮助下,从陕北的官绅大户手中,凑齐了十万石粮草,大大缓解了前线剿寇的军需压力。
    再加上陕西总督武之望、陕西左布政使刘广生联名上奏为洪承畴请功,崇祯皇帝大喜,夸赞洪承畴工与谋国,利国利民,赏赐麒麟服。
    明朝赐服有严格的标准,最尊贵的是蟒服,唯有一二品内阁大臣才能穿。
    二等则是斗牛服,稍逊于蟒服,用来赐给朝廷大员。
    三等就是最为熟悉的飞鱼服,天子亲军锦衣卫所穿的就是飞鱼服,多赐给武官。
    至于再次之,则是麒麟服。多赐给公侯驸马,以及三四品大员。
    赐福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说明简在帝心,前途无量。
    因为案件被压下,李毅倒是没能立功提拔,他倒觉得没什么,高杰却愤愤不平。
    “我等为洪参政做事,厮杀一夜,险些丧命。到头来却什么功劳都没有。”
    李毅从地上拿起一杆鸟铳,笑着道:“这些兵器罩甲,不比功劳实在吗?”
    高杰不满的道:“巡检,这些东西难道能和官位相比?你就不想做更大的官?”
    李毅望着高杰,摇摇头道:“这你可就错了。”
    碎金镇巡检司临时衙门内,李毅看着身边的弓手,语重心长的道。
    “如今朝廷党政不断,恶政不断;官府横征暴敛,大户囤积居奇;官兵作战胆怯,只知虐民。乱世将至,什么都没兵刃最重要。我等所要做的,就是苦练武艺,抱团取暖,再为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已经是够了。”
    若是以前,李毅说的这些弓手们自然不懂。
    但经过读书识字,再加上和李毅见了许多世面,大家对世道的混乱确实感同身受。
    高杰闷闷不乐的离开。
    乱世又如何,只要做了官,威风八面,光宗耀祖,不比什么都强吗?
    李毅看着高杰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
    这次他为洪承畴做事,确实没得到提拔。
    只不过抓捕艾万华,连杀艾家数名家丁的壮举,却让他在米脂县威望更盛。
    洪承畴也投桃报李,答应巡检司扩充弓手由李毅推举,他帮忙定下。
    并且将缴获的艾家兵甲移交给李毅。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洪承畴略微刻薄寡恩,只是将自己当成对付艾家的刀子。
    只不过李毅也不在乎。
    他所要做的是积蓄力量,洪承畴在利用他,他又何尝不是在利用洪承畴呢。
    接着这次扩充巡检司的关头,自己正好能够将甘泉团练拉到明面上。
    巡检司衙门被烧,官府出面挪用碎金镇空置房屋,充当巡检司临时衙门。
    李毅安排高杰带人守着巡检司,自己则返回李家庄。
    婚期将至,他却一直没能回去。
    婚期定在大年初六,过两天就是除夕,李毅也要早做准备。
    他回了李家庄,顿时迎来乡亲的恭贺。
    李毅获得官身的消息,已经传遍了甘泉里。
    好不容易拜托掉祝贺的乡亲们,李毅回了家中,一看就看到站在院子中浆洗衣服的云娘。
    看到李毅走进来,云娘目光如水,体贴的为李毅拿下包袱,柔声道:“可曾用饭了?”
    李毅笑着道:“还没有。”
    云娘转身就要去做饭。
    没想到小手却被一把攥住。
    感受中手里柔软的小手,李毅从怀里取出一个小木盒,递给云娘。
    云娘打开一看,有些惊喜道:“是根簪子。”
    说着拿起来,欣赏上面的玉兰花,脸上满是甜甜的笑容。
    看来没有女人能拒绝首饰。
    “买来有几日了,一直没空送你。”
    李毅一边说着,一边将发簪查到云娘头上。
    玉兰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泽,配上云娘俏丽的脸蛋,一时之间让李毅有些看呆了。
    云娘也羞红着脸,心中满是甜甜的喜悦。
    “师父师娘,你们在干嘛?”
    李过带着一帮小伙伴飞快的跑过来,大声的叫嚷着。
    云娘“嗖”的一下收回了小手,去厨房做饭。
    李毅没好气的转头看向李过,呵斥道:“整日毛毛躁躁的,最近课业如何了?”
    听闻课业,李过心虚的缩着脑袋。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学了八百多个字,可他总有几个写错,被打了几顿手掌了。
    “师父,太爷爷找你。”李过连忙转移话题。
    “你们都听好了,谁要是落了课业,别怪我不客气。”
    李毅教训他们一顿,就去祠堂见了太爷爷。
    太爷爷连同几个长辈等着李毅,是与他商量婚事。
    《大明律》规定男子年满十六,女子十四才可以成亲,包括和尚道士。
    成亲流程分别是提亲、算凶吉、定亲、送彩礼、成亲。
    前几日王三娘作为媒人,已经走完了前面三个步骤,拿了婚书。
    可是彩礼如何送,就需要李毅决定了。
    因为按照规矩,男子出彩礼,女人也要陪嫁相应的嫁妆。并且嫁妆最少也要价值彩礼八成,甚至超过彩礼。
    嫁妆费用太高,极易造成穷苦人家破产,所以民间时有溺死女婴的事情发生。
    但是云娘一无亲人,二无财产,这个彩礼和嫁妆如何安排呢?
    李毅想了想,道:“云娘与我同甘共苦,彩礼过轻我心中过意不去。数年来云娘织布缝补,付出甚多,就劳烦王三娘带人算来,去购买布匹首饰一百两,充作嫁妆。我亦会拿出相应彩礼。”
    “一百两?”
    听闻这么多银子,在场诸位都面带惊讶。
    要知道甘泉里的大户人家,婚嫁嫁妆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寻常乡民能凑够五两银子已经是多的了。
    不过如此一来,这场婚礼倒是能办的风风光光,让大家伙好好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