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穷,自己织出来的土布,大都浆染一些比较容易染的颜色。
    染色,需要染料!
    农村最方便得到的燃料,自然便是草木灰!
    家家户户烧锅做饭,都会有草木灰的!
    草木灰,除了洗头、洗衣服外,便是染衣服了!
    新织出来的土布,平铺在地面上,撒上一层草木灰,淋点水,反复辊压,便会得到一种颜色类似于草木灰的土布。
    在后世,这种颜色,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XX灰!
    边区物资匮乏,军服都是百姓家中织出来的土布,用草木灰染成。
    后来,一部分开赴太行山区后,在当地又得到了另外一种土方法。
    那便是用槐角、柏树子、青草等,提取一种染料。
    染出来的布匹,呈黄绿色。
    这也是那支神奇部队,另外一种常见的军服颜色。
    这两种染料,也是最常见的土方法,简单、易得!
    家家户户都能用!
    而苏景云这边,暂时没有更新奇的染料,便想到了这两种染料。
    正好,槐角、柏树子等,在北山附近也极为常见。
    用槐角、柏树子、青草,掺杂草木灰之后,染出来的颜色,颜色更深一点,更耐用,还不掉色!
    对于苏景云想要统一制服来说,最方便不过了!
    从纺织工坊回去之后,苏景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大娘。
    大娘之前也自己染过布,知道路数。
    “大娘,”
    苏景云吩咐道:“染料多准备点,到时候要至少要染几百匹布呢!”
    “大郎,你染这么多布干啥啊?”
    大娘有些疑惑,问道:“拿出去卖?这颜色,有点老套了……”
    “就是要老套、耐用一点的!”
    苏景云嘿嘿笑了笑,说道:“不然的话,随便干点脏活累活,衣服上一看就很明显,那就不耐用了!”
    “好吧!”
    大娘也不再多问,随即应下了这个差事。
    而苏景云则回到屋中,按照印象,开始设计制服的简单样式。
    当然了,至于尺寸什么的,到时候让裁缝慢慢调整!
    ……
    天色渐渐黑了。
    纺织工坊那边也交班、下工了。
    领了二十文钱,春兰的心中有些激动。
    两只小手紧紧攥着这二十文钱,快步朝着家的方向行去。
    三岔沟村东北角的地窝子中,燃烧着火堆。
    火堆边,一位男子正拿着砍刀,看着木材。
    木材削尖之后,插在地面上,又用杂草织成的草席,围在北边。
    就连棚顶,也遮盖了一些干茅草。
    “娘,你回来了。”
    看到娘亲,大丫放下手中的伙计,快步迎上前。
    “大丫长大了,能帮你爹干活了……”
    春兰亲昵地抚摸着大丫的头发。
    “我这是也没事干。”
    葛二牛嘿嘿笑了笑,说道:“今天下工早,这不,我看天还有点凉,就想着遮挡一下。晚上也暖和点!”
    “媳妇,你看咱这棚咋样啊?”
    “还不错!”
    春兰摸了摸草席,钻进了地窝子中,说道:“背风了,暖和多了!”
    “喏,这是我今天的工钱,二十文呢!”
    春兰从口袋中拿出二十文钱,摆在面前,说道:“以后,俺们天天都有二十文呢。”
    “你们吃饭了没?俺们那里还管饭呢,一天三顿饭呢!”
    春兰有点自豪地说道。
    “真的吗?”
    就连葛二牛也有些羡慕,“一天三顿饭?真好啊!媳妇,你可要好好干啊!”
    “大丫、大壮,娘,你们先吃饭!”
    “我把这点活做完先!”
    一边做着剩下的活,葛二牛一边说道:“俺们今天熟练了很多,五个人砍了快三十棵树呢,挣了六十文钱。”
    “不过明天,就没这么好了。”
    葛二牛神情低沉,说道:“这附近的树木,都被砍完了。明天,要去更西边砍,跑得更远了,还要把树扛回来,估计挣不了这么多了!”
    “也不错啦!”
    春兰开口说道:“每天挣二三十文就行了,别那么累啊!”
    “咱俩加起来,每天就有四五十文钱了!要不了多久,咱们也能在这盖一座新房子了!”
    “对了,我今天听工区的姐妹说,三岔沟新村那边的漂亮房子,一栋只要十两银子,我们正式工还有折扣呢,而且还可以免费分期贷款呢!”
    “等我当上正式工,咱们也申请一座吧!”
    春兰的眼睛闪烁着亮光,满脸喜悦,“到时候,娘亲、大丫、大壮,也能住上新房子了!”
    “咱们在这里安家,总比到处跑好吧!当家的,你说呢?”
    葛二牛手中动作停了一下,转头看着西边亮着灯光的一排排房子。
    白天的时候,他们几个工人,也都在夸赞那些房子。
    他葛二牛也梦想着有一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没想到,纺织工坊的正式工,还有这样的待遇!
    这么说,要好好干了!
    只要能住上这新房子,每天打工挣钱,足够养家糊口了!
    在这里的生活,竟然比老家那边还要舒坦啊!
    真好!
    葛二牛点点头,说道:“还挺不错的!”
    “春兰,咱都好好干,争取早点住上新房子!”
    “到时候,再置办点家具、被褥,咱这生活,不比老家那些土财主强啊!”
    ……
    这一夜,不仅仅是葛二牛、春兰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在这一片的地窝子中,被纺织工坊招录的那些人家中,也都在畅想着未来。
    甚至就连一些落选的人家中,也满脸羡慕,纷纷感叹:“等再有招工了,俺也去,俺也想住好房子!”
    “纺织工坊那边不要人了,好像听人说,河道上过段时间会招人,咱们再等等吧!”
    “实在不行,咱也先去砍树,够每天吃饭了!”
    “等过了这段时间,再寻其他的活计……”
    ……
    在三岔沟村东北的这一片空旷地中——
    有些人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有些人满足于当下的生活;
    还有些人,感慨着终于不用再到处跑来跑去,不用再过天天提心吊胆的生活;
    也还有一些人,坐在旷野中,望着夜色发呆——
    爹娘,你们咋没再坚持坚持啊?
    你看,儿子我现在的生活,好很多啦!
    还有一些人,在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