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这进城卖酒呢,让我去干啥啊?”
    走在路上,苏景文还有些不解,皱着眉头,问道:“我这又不会,还是在家好了!”
    “你有大用!”
    苏景云神秘一笑,说道:“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我有大用?
    有啥大用?
    一路上,苏景文都在思索着这个疑惑。
    想了许久,还是没能想明白究竟是什么。
    来到县城,苏景云开口说道:“景文,你的学堂在哪里?”
    “啊?”
    苏景文愣了一下,盯着苏景云,问道:“大哥,你这是做啥啊?”
    “来县城了,顺便见见你们学堂的先生!”
    苏景云笑着回了一句。
    当即,一行人在街上买了一些点心、礼品,朝着学堂走去。
    学堂位于文庙街东边,是北山县城赫赫有名的学堂。
    教书先生常思远,是北山县城有名的老先生。
    虽说不是进士出身,可也带出来了十数名举人!
    可以说,整个北山县文坛,都是鼎鼎有名的!
    座下弟子众多,文风蔚然!
    当初,苏景文也是读书用功,费了好大的劲,才拜入到了常思远的门下。
    入冬之后,学堂没有多少人了。
    大部分,都像苏景文一样,放假回家了。
    只有寥寥几人,还在读书。
    一行人来到学堂外面,吩咐门童通报一声。
    不多时,门童就走了出来,伸手道:“请!”
    苏景云、苏景文等人迈步走了进去。
    学堂陈设很简陋,院内有一丛小竹林,摆放着一张石桌。
    石桌前,一位六十来岁的老者,正围炉小酌。
    在他对面,坐着一位似曾相识的人。
    “大哥,先生对面那人,是咱们北山县教谕!”
    苏景文也看到了,连忙低声说道。
    是他!
    北山县教谕周克端!
    当初,在柳小姐家,和周教谕有过一面之缘。
    难怪有些面熟呢!
    几人走了过去,苏景文率先行礼,“学生景文拜见先生!”
    常思远微微颔首,道:“景文,这位是咱们县教谕。”
    “见过教谕大人!”
    苏景文再次行礼。
    周克端招招手,道:“不必多礼。”
    “先生、教谕大人,”
    苏景文介绍道:“这位是家兄苏景云……”
    “苏景云啊?”
    教谕周克端神色未变,看着常思远,淡然说道:“老常啊,最近这段时间,这个名字可是听说了很多次啊!”
    “这几天咱们县大卖的卫生纸、肥皂,都是他苏景云的!”
    “就连乔家,也数次折在这苏景云身上。”
    “这你听说了吧?”
    “噢?”
    常思远转头打量了一下苏景云,“原来肥皂,就是你做出来的啊?”
    “之前怎么没想到,你和苏景文是同宗呢。”
    “真是年少有为啊!”
    “不敢当!”
    苏景云摆摆手,连忙行了一礼:“见过周教谕、常先生!”
    将手中带来的两坛五粮液、点心,放在桌子上,苏景云开口道:“此次来得匆忙,没带什么东西。”
    “这是我们苏记自己做出来的五粮液酒,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酒?”
    正在围炉小酌的两人,微微一愣。
    常思远也不客气,接过这五粮液酒,仔细地看了看。
    “这酒好像没见过啊!”
    “没想到,你们苏记还做酒呢!”
    “今天,我要尝尝!”
    对于送礼,常思远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并没有拒绝。
    他拍开泥封,一股浓郁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嗯,这酒好香啊!”
    常思远赞叹一句,凑着鼻子闻了闻。
    就连一旁的教谕周克端,也有些动容。
    探着脑袋,朝着这边凑过来。
    “不错!不错!”
    常思远摇头晃脑地说道:“就这味道,都知道是好酒!”
    “老周,来,尝尝?”
    “尝尝就尝尝!”
    周克端也没有再端着,拿着杯子,放在了常思远面前。
    “来,你俩也别站着了,”
    冲着两人招招手,常思远开口道:“坐吧!”
    “多谢!”
    道了声谢,苏景云也顺势坐了下来。
    旁边的书童,抱着酒坛,倒了几碗出来。
    浓郁的酒味,弥漫在空中。
    端过来一碗,周克端闻了一下,道:“这酒有些烈啊!”
    尝了一小口,周克端瞬间瞪大眼睛。
    “这味道,真烈!”
    “烈中有柔,香味四溢,这酒着实不错!”
    又抿了一小口,周克端连连称赞。
    常思远也喝了一口,瞬间瞪大眼睛。
    浓烈的辛辣味,让常思远有些惊讶。
    不过片刻,常思远也尝出来这酒的好处了!
    “苏景云,是吧?”
    “没想到啊,你们做出来的酒,竟然这么好喝啊!”
    “你这酒,算是送到我心坎儿了!”
    “我常思远,平生无好事,惟好爱喝酒!”
    “这酒很不错!”
    常思远转头看着苏景云,问道:“你刚说,这酒叫什么名字啊?”
    “常先生,这酒名叫五粮液!”
    苏景云笑着回道。
    “五粮液?”
    常思远沉吟一声,“何故有此名啊?”
    “常先生,”
    苏景云回道:“此酒,乃是用大米、小麦、高粱、糯米、荞麦等五种粮食,酿造而成。”
    “乃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故有此名!”
    “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
    常思远脸上露出一丝喜悦,“苏景云,你这名字倒是极为贴切啊!”
    “不错,非常不错!”
    “这酒一定价格不菲吧?”
    “哪里哪里。”
    苏景云笑着说道:“刚刚上市,还没开始销售呢。”
    “听闻常先生喜好喝酒,故此送来给常先生品鉴一下!”
    “另外,”
    苏景云起身,拱手说道:“今日苏某前来,也是有一事相求!”
    “噢?”
    常思远看着苏景云,皱眉问道:“你有什么事啊?”
    “也没什么。”
    苏景云笑了笑,说道:“常先生乃是我北山县文坛之鼎柱,身份尊崇。”
    “今日,苏某斗胆请常先生,为此酒题名!”
    “题名?”
    常思远哑然失笑,“我还以为是何事呢!”
    “常某爱酒,为此等好酒题名,也是常某的喜事啊!”
    “拿纸笔来!”
    书童取来了纸笔。
    常思远喝了一大口酒,闭目养神。
    片刻,他睁开眼睛,挽起袖子,挥毫写下了几个大字——五粮液!
    又在角落中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钤印,方才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