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 第30章太一混元,太乙混元仙经
    有一尊天人大宗师亲自指导。
    杨安对龙筋锻骨决的修行进展极快。
    不过一会儿,便掌握了龙筋锻骨决的修行精要。
    在此期间,他也有尝试略过龙筋锻骨决的修行动作,直接以精神力控制体内气血之力,淬炼身体筋脉骨骼。
    效果十分的显著。
    就像先前直接以神御气修炼太乙浑元桩,凝练气血之力一样。
    易筋缎骨的效率较比传统的修炼龙筋锻骨决快了十倍不止。
    唯一缺点就是,对精神力和气血之力的消耗极大。
    以杨安的精神力和气血积累,最多不过是修行半个时辰,便会感觉到身体无力为继,难以持续下去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早上时,有大量消耗气血之力淬炼血肉皮膜的原因。
    体内的气血之力消耗太大,至今都没有彻底恢复过来。
    否则他肯定能坚持的更加长久。
    毕竟淬炼身体所需的气血之力并非凭空生成,也不是源源不竭。
    你每天吃多少的食物,凝练出了多少气血,又消耗了多少,都是有数的。
    不存在说,你凝练出了一缕气血之力,炼体消耗了一缕,还能剩下一缕用来战斗,或者用来修炼武技。
    更不存在说,你每天消耗完体内气血之力后,睡一觉,或者吃点东西就能直接回复过来。
    这也是底层武者,练武二十多年都不能炼体大成的原因。
    因为底层武者想要练武,想要获得修行资源,就必须将脑袋系在腰带上拼杀。
    他们平日里凝练出的气血之力,有大部分都用在了战斗厮杀上,用在了修行战斗武技上,真正用在炼体修行上的恐怕连一半都没有。
    而世家子弟,不仅有上等功法修炼,有大量的修行资源辅助,他们在武道修行前期,还不用将千辛万苦凝练出的气血之力用在厮杀战斗和修行攻伐武技上。
    凝练出一缕气血之力,就使用一缕气血之力淬炼肉身,提升自己的武道境界。
    如此加加减减。
    底层的武者,能跟世家武者比修行速度才怪。
    这也是杨安至今都没有修炼武技的原因。
    因为修炼武技也是需要消耗气血之力,他每天凝练出的气血之力,用来炼体提升武道境界都不够,哪有那么多的气血之力修行武技。
    当然,这也跟杨安的身份和生活环境有关。
    作为一名皇子。
    天生便是掌握权势的贵人。
    如果在武道修行初期,在这大乾皇宫里,就有轮到他拿刀跟人厮杀拼命?
    那么他也不需要反抗了。
    与其做无用的挣扎,还不如整理下衣袍,让自己死的体面一点呢。
    毕竟他杨安,一直都是体面人。
    “不过,直接以精神力催动气血之力易筋缎骨,较比修行龙筋锻骨决来易筋缎骨,终究是差了一丝效果。”
    “毕竟在修炼龙筋锻骨决期间,体内的筋脉骨骼都处于运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易筋缎骨,不仅能拉伸筋骨,还能极大促进骨骼的增长再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高效果。”
    “而直接以精神力催动气血之力易筋缎骨,则是在筋骨静止状态下的淬炼,哪怕淬炼的速度极快,却也少了拉伸筋骨,促进骨骼增长再生的效果。”
    “常言道:骨壮一分,力增三分,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通过修炼龙筋锻骨决来易筋缎骨,肯定要比单纯的使用气血之力淬炼筋骨更有优势。”
    杨安在体验过两种易筋缎骨方式后,还是比较倾向于通过修炼龙筋锻骨决来易筋缎骨。
    毕竟筋骨的强度,可不仅仅是看其坚硬程度,还要看其柔韧性,以及强壮与否。
    如果筋脉太短,骨骼太细的话。
    就算是硬度再高,也是非常脆弱的。
    杨安这般想着,却是从一旁的贴身小太监周温手里接过一瓶上品气血丹,从中倒出三粒丹药来,直接一口吞服下去。
    中午时候,在偷偷吞服十株宝药后。
    他体内的血色进化晶石终于充能完成,而他也终于能再次借助丹药修行了。
    三粒上品气血丹入腹。
    只是片刻。
    一股灼热的气息,便如火烧般在胃囊中爆发,冲击四肢百骸。
    这是杨安多次吞服气血丹的经验。
    知道以他此时的脏腑强度,最多可一次性吞服三粒。
    如果再多的话,就会对他的脏腑产生一定损伤,得不偿失。
    “太乙浑元!”
    杨安强忍不适,吐气开声,摆出太乙浑元桩的架子,开始借太乙浑元桩将这一股药力转化为自身气血之力。
    “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浑元一体,太乙太一!”
    杨安不急不缓的演练着太乙浑元桩,精神冥冥,仿佛化身一位求道者,来到苍茫大地之上,观摩万物自然,感应万物归一。
    只不过这种意境太浩大了。
    哪怕如今的杨安生物等级达到普通六阶,精神力大增,却也难以感悟其万分之一,只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莫名意境在其身上缓缓凝聚。
    似有似无,苍茫而浩大。
    “太乙,太一!”
    “浑元,混元!”
    “太乙混元,太一混元!”
    “这便是太乙浑元桩所蕴含的武道真意吗?”
    “真的是太浩大了。”
    “很难想象,究竟是何等的天纵奇才,才能凝聚出如此浩大的武道真意,创造出这么一门无上功法来。”
    良久之后,杨安体内的气血丹药力消耗殆尽,精神意志从那苍茫浩大的意境中回过神来,忍不住惊叹。
    他努力回忆先前感悟到的太一混元真意,却发现无论如何都难以模仿其万一。
    只因这门桩功的立意太高。
    根本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八品武者能够领悟。
    不过,这也让杨安对太乙浑元桩的创造者产生极大兴趣,很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天纵奇才,才能凝练出这般浩大至极,包容万物的武道真意,并创造出这么一门无上功法来。
    杨安念及此处,不由重重吐出了一口气,结束了太乙浑元桩修行,朝一旁的李如海问道:“李公公可知,太乙混元桩的真正来历?”
    “太乙浑元桩来历?”
    李如海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一愣,随后便回答道:“回殿下,据老奴所知,太乙浑元桩乃是从古仙法中的【太乙混元仙经】推演而出,是曾经武道圣地太乙门的核心筑基功法。”
    “具体是何人创出的,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如今流传下来的太乙浑元桩,应该是太乙门武者一代代改善而来,可以说是天地间最上等的筑基法门之一。”
    李如海如实回答道。
    “古仙法,太乙混元仙经?”
    杨安闻言,却是兴趣大增,继续问道:“如今天下,上古仙法有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