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 > 第150章
    第150章
    恢複高考的消息一出,整個機械廠都沸騰了,接連好幾天廣播站的廣播內容都是跟恢複高考有關,宣傳科的各種宣傳牆報也都改成了這個舉國上下都矚目的消息。
    幾乎每個員工家庭,都有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上山下鄉,在偏遠農村當知青,并且難以回城。
    還有的正在讀高中,一旦畢業沒有着落也得去鄉下。
    鄉下的條件比城裏差遠了,而且背井離鄉的,依照以前那些知青的經驗,他們到了鄉下往往也沒有什麽發揮才能的餘地,這讓那些本來覺悟高的人都對下鄉沒有了期盼,更何況很多人覺悟并沒有那麽高,大部分人還是更希望能留在熟悉的地方,當上一名工人,吃上供應糧。
    現在恢複高考了,不僅是給那些已經在農村生活工作的知青帶來希望,也給在校生們帶來希望。
    石盈盈一得到消息,立馬叫大家去她家說這事。
    她開門見山道:“恢複高考了,你們有什麽打算?”
    石迎春的手搖出殘影:“讀書的事別找我,我以前就最讨厭上學了,那些書我看得頭疼。要不是上學不用幹那麽多家務,我初小畢業就不讀了。”
    石迎春雖然聰明,可對讀書就是一點興趣也沒有,純粹的學渣體質。
    他們家也就石立夏還行,雖然她也不喜歡,可她覺得對比幹農活,還是讀書舒坦。
    石盈盈苦口婆心勸道:“迎春,你這麽聰明,只要努力一把,很可能可以考上。不說大學,考個中專也好啊,到時候就能分配工作轉正了。到時候戶口也能遷過來,兩個孩子落戶讀書也就方便了。”
    石盈盈雖然知道很快就改開,到時候會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可她還是覺得一個女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對自己對孩子都比較好,工作之餘也是可以搞副業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個體戶都是被人瞧不起的,社會地位和抱鐵飯碗的人是不一樣的,哪怕有一點兒錢也被人瞧不起。
    而且做生意也不是時時順利,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就是大賠,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做生意一輩子都一帆風順。
    自己一個人帶着兩個孩子這麽拼也太辛苦了,石盈盈是真心希望石迎春不用那麽辛苦,有了工作就會分房有固定工資,還有醫療保險和養老金,這些隐形福利算起來也是不少錢的,還能踏實安穩。
    石迎春雖然對這條路并不感興趣,她就喜歡做生意,要不是為了家裏兩個孩子,以及安穩地留在城裏生活,早就把現在的臨時工給辭了。
    可她知道石盈盈是真心實意為她着想,而且戶口确實是個大問題,道:
    “盈盈,我知道你說得有道理,可我一看書腦殼就疼,真不是這塊料。”
    石迎春上學都是混的,後來支撐她上初中都是想着在鎮上上學,可以認識鎮上的人,方便以後她嫁到鎮上。
    現在她年紀也上來了,每天還要做那麽多事,還要養孩子,她能沉得下心好好學習才怪了,白白耽誤工夫。
    石盈盈嘆氣,她也知道這一點,很早之前她就暗暗提醒過石迎春,石迎春那叫個抗拒。
    “盈盈,聽你這麽說,你也要參加高考?”石迎春問道。
    在原著裏,石盈盈并沒有參加高考,這個時候她應該已經生下來龍鳳胎,家裏一共有六個孩子。
    石盈盈也就完全沒想過自己也要參加高考這件事,畢竟孩子那麽多,雖然家裏有個保姆幫襯着,顧正庚也是盡可能抽時間幫忙,可已經有這麽多孩子,女主基本上就隔絕了這條路了。
    但是現在,石盈盈并沒有生孩子,自從小瑜被綁架後,石盈盈就想着不急着要孩子,先等孩子再長大一點,能抽出精力了,再要孩子也不遲。
    石迎春說,石盈盈這個決定還跟石立夏有一定關系,她看到石立夏也不急着要孩子,她也不着急了。
    有個人陪着,就感覺自己沒有那麽特立獨行,別人說她傻也不會覺得有什麽。
    石盈盈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她媽媽沒少找她,讓她趕緊生孩子,有了孩子才能真正抓住男人的心,才是真的安穩下來。
    顧正庚是有親生兒子不着急,可她不一樣,養子怎麽也是比不上自己親生的。
    她一直沒動靜,回頭年紀大了就生不出來了,以後那些養子會不會給她養老都說不準。
    石盈盈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可周圍都是這麽想的,她難免會被影響。
    可當她看到石立夏和顧正庚毫不在意的時候,讓她覺得自己不是另類,也就堅持自我了。
    因為石立夏的關系,又把心心給蝴蝶掉了,也就只有三個孩子,現在明顯就輕松很多。
    養孩子這事,誰養誰知道,再怎麽聽話,那也是很累人的。
    石盈盈點點頭:“我有這個想法,我一直很喜歡上學,現在有這個機會,我不想放棄。”
    石迎春:“你家顧廠長也支持你嗎?”
    石盈盈抿了抿唇,“我還沒跟他提。”
    石迎春不認同道:“我覺得你還是先問問他的意見,他這麽忙,如果你考上了也去上學,家裏孩子就沒人帶了。”
    顧正庚工作非常忙碌,即便不出差,也是早出晚歸,經常都不在家裏吃飯。
    家裏的事都壓到了石盈盈肩膀上,比書裏描述的要忙碌得多,雖然他也有心幫忙,可也沒有這個時間。
    如果石盈盈也去讀書了,孩子們還這麽小,就真沒人看着了。
    兩人的父母還都是不靠譜的,都沒法叫過來幫忙,否則純粹是給自己找事呢。
    石盈盈點點頭,“我會說的,只是現在沒考上,說了回頭上不了,平白費勁。”
    石迎春聽到這話,不禁皺起眉頭,這可不是石盈盈的作風,不過她也不好說些什麽。
    石盈盈明顯不想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看向石立夏:
    “立夏,你打算高考嗎?”
    石立夏肯定道:“考,我不想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石立夏之前也不想這麽拼,雖然以後學歷非常重要,可還是不會影響到她的,而且以後也可以上電大或者函授,一樣能把學歷提上去,她這一輩這種學歷也是夠用了的。
    可自從去了銷售科,石立夏就覺得自己知識儲備不夠了,她還是得學習一些關于機械方面的知識,否則給人推銷的時候,自己都不清楚還怎麽給人家說自己産品好在哪裏。
    雖然有資料讓自己淺淺說一下,對方也不會逮着她追問,如果有問題會直接問技術員。
    可石立夏從前成為卷王不是沒有道理的,她弄不清楚心裏就不舒服,可她基礎過于薄弱,很多東西都是一知半解,糊弄人倒也足夠,但是她就覺得難受。
    因此,石立夏也就下定決心還是得去上學補充這方面的知識,現在還是計劃經濟可以糊弄,以後市場經濟了,他們銷售科就不難麽好混了,沒點真本事是不行的。
    石立夏是想要躺平,可也得是肚裏有料,随時可以接受新挑戰的狀态躺,這樣心裏才不會慌。
    她記得這一年的高考并不難,因為已經停止了那麽長時間,學校教學也都沒有正常進行,因此大家基礎都比較弱,也就降低了難度。
    石立夏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努力一把,她也不像很多年代文主角一樣,非清北不上,她只要能上南城大學就行。
    南城大學機械系很不錯,機械廠不少技術員都是從那裏出來的,很多以前的老教授現在已經逐漸平反并恢複從前工作,顧正庚前一陣還親自去拜訪了一位老教授,希望他能到機械廠當技術顧問。
    這樣一來,也方便她學習的同時,兼顧事業和家庭。
    石立夏是不打算離開南城機械廠這條大船的,安穩過日子的同時,事業上也有發展,退休的時候還能享受一兩萬退休金,石立夏光是想想就覺得美滋滋。
    對于成為大富豪,石立夏并沒有這方面的執念,她很清楚想要獲得就得付出的道理。
    石迎春依舊發出同樣疑問:“邢鋒知道了嗎?啥意見?”
    “他知道的,之前沒風聲的時候,我就跟他說過,有機會我很可能會脫産學習,他很支持我。”
    石立夏工作忙碌的時候,比去學校學習還忙呢,因此邢鋒沒有理由反對。
    不過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小意見,他還是希望石立夏不要去太遠的地方讀書,這樣一年都見不到幾次,他覺得還是不大好。
    石立夏本也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沒有因為這個突然變化鬧出什麽矛盾。
    石迎春也猜到這個結果,她對這個妹夫還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例行問問。
    她雖然婚姻不順利,可還是希望妹妹們不要有什麽波折。
    石盈盈望向石立夏的目光充滿了羨慕,也下定了決心。
    “我這裏有《數理化自學叢書》,你要不要拿去複習?”
    “必須要啊!盈盈姐,太謝謝你了!你竟然還有這樣的書,我還說等過幾天我去上海那邊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書籍呢。”
    現在中學的教科書只有《工基》和《農基》,跟高考要考的是完全不同的內容,想要複習就得自己去找以前的資料。
    這本《數理化自學叢書》是六十年代出版的,凝聚了當時很多學者的心血,但是一出版就被批判了,說是修正主義産物,這本書更應證了有些人将‘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奉為圭臬,認為違背上山下鄉的方向,因此淪為了廢品①。
    石立夏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壓根就不知道這本書。
    她當初決定要參加高考的時候,也去廢品站搜羅過相關叢書,她畢竟已經離開學校很多年,很多東西早就忘了,尤其是數理化方面知識,需要重新學習。
    可她也不知道什麽運氣,愣是什麽都沒有找到,這讓石立夏原本打算提前複習的願望都沒能實現。
    石盈盈不愧是女主,愣是被她找到這樣的複習神書。
    “那我先拿這本代數吧,等我複習完了再還給你。”
    這套叢書有好幾本,石立夏很懂事地先拿一本。石盈盈把這沓書都推給石立夏,“我有好幾套呢,你全都拿回去吧。”
    石立夏頓時明白,自己為啥去廢品站什麽都沒有找到了,原來有人捷足先登了。
    不過沒關系,她還是拿到了。
    “真是太感謝你了。”石立夏真誠道,“等我過一陣去上海,給你帶口紅。”
    口紅可不好買,不過石立夏還是有本事拿到貨的。
    石盈盈也沒有拒絕,笑着應下。
    石立夏回到家,就召開了家庭會議,将自己要開始複習參加高考的事跟大家說了。
    小豆包眨巴眼,難以置信道:“美姐,你怎麽這麽想不開呢。”
    竟然有人不用上學了,還非要回學校的。
    松子直接在小豆包背後來了一巴掌:“胡說什麽呢,我們美姐聰明又漂亮,她就該是個大學生!”
    虎頭也一臉嚴肅地看着小豆包:“小豆包,學無止境,你應該向美姐學習。”
    小豆包委屈巴巴地點頭,“哦。”
    心裏還是不懂,石立夏為啥這麽折磨自己。
    小豆包學習成績其實挺不錯,就是屁股上好像有刺,老是坐不住。手一寫字就覺得特別疼,要殘廢了。
    石立夏一開始還被吓了一跳,帶他去醫院。
    結果還沒到醫院,就看到小豆包在路上拔了一把草,手指非常靈巧地在那編螳螂。
    手疼什麽的,完全都給忘了。
    “從今天開始,我就要投入學習了,你們有事沒事都別找我,一切等我考完再說。”
    石立夏的時間非常緊迫,原本這次高考時間就非常緊張,她還得出差去上海一趟。
    她好歹以前也是985畢業,雖然學的是文科,可她的理科也還不錯,這次的題又不難,要是考不上可就丢臉丢大發了。
    因此她必須鬧出當年自己高考的架勢,來應對這次高考,空餘時間裏都要來學習。
    “是!”
    三兄弟齊齊應聲。
    小豆包:“美姐,我會乖乖聽話的!”
    虎頭:“美姐,我會看好弟弟們的!”
    松子:“美姐,家裏的事都不用你操心,你熱了我給你扇扇子,你冷了我幫你燒爐子。”
    邢鋒也表态:“在你高考之前,我都申請不出車,服務好這個家,成為你堅實的後盾。”
    “很好。”石立夏對他們的态度表示滿意,“諸位就等我凱旋的消息吧!”
    石立夏并沒有阻止孩子們說出去,也不擔心萬一考不上會被人笑話這件事。
    她就是要給自己一點壓力,否則她現在生活工作都已經很滿意了,很容易內動力不足,讓她半途松懈。
    石立夏很清楚自己現在狀态遠不如當年高考,否則不會在南城垃圾場找不到相關資料就放棄了,如果真的在意她怎麽可能輕易放棄。
    因此,她得需要一點外界的刺激。
    要臉就得往死裏學,否則肯定會被人笑話死。
    石立夏就要去上海的時候,石廣順到市裏來了。
    “你是不是打算去滬市啊?”
    石立夏點點頭:“對,票都買好了,後天就坐火車過去。爸,你是不是要我幫帶什麽東西?”
    這樣的事石立夏這些年沒少幹,都養成順口問的習慣了。
    “不是我,是我們大隊的知青。這不是高考恢複了嗎,他們正到處找複習資料呢。有位知青聽說滬市就要出版《代數》的書,知道你正好去滬市,想麻煩你幫忙買。”
    《代數》這本書是出自《數理化自學叢書》,為了讓大家能有複習的資料,出版社重新刊印這套書,可重新刊印是需要時間的,緊趕慢趕目前也只能出版一本《代數》,其他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
    知青裏有消息靈通的,知道了這個消息,也就到處托人幫着買。
    石廣順自從主持開了罐頭廠以後,就沒少跟大隊的知青打交道。
    因為罐頭廠從一開始就接納了一部分的知青,後來做起來後,不少需要一定學識的崗位,大多都是知青去擔任的。
    村裏人有意見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們不識字,根本勝任不了。
    如果倉管、會計、出納、組長等等,不識字不會寫,根本做不來。
    石廣順管理是很嚴格的,像倉管每一筆進出都是要登記核對的,不認識字肯定不行。
    村裏人識字的人少,原本條件不好就不好送上學,這些年的風氣又是覺得讀書無用,于是文盲率也就更高了。
    不過因為罐頭廠的建立,這幾年送孩子上學的家庭明顯增多,大家都知道了有文化的好處。
    罐頭廠雖然大部分員工還是公社的村民,可大家幹的都是體力活,坐辦公室這種體面又輕松的,都是有文化的。
    所以不用刻意宣揚讀書的好處,很多人就會主動去學習了。
    雖然在罐頭廠工作的知青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但是更多人還是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都很珍惜高考的機會,大多數人都想要參加。
    石廣順也不會因此生氣,覺得大家有上進心是好事,而且他們走了也是給本地人機會,也就積極幫他們跑這一趟。
    “行,我到時候去書店看看。”
    石廣順:“到時候人肯定特別多,你要是實在買不到就算了,千萬別耽誤自己的事。”
    “我知道的。”
    石立夏想到自己那完整的書籍,心裏其實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不過還得跟石盈盈商量,畢竟這套書是人家的。
    石立夏在滬市辦完事,特地空出時間去買書,結果一去現場,直接被驚呆了,人山人海,還有人拿着小板凳在那排隊,一看就是排了很久的。
    石立夏走了好久,才找到隊伍的尾巴。
    “同志你好,這條隊伍都是排隊買《代數》的嗎?”
    石立夏抓了一個看着比較面善的中年婦女問道。
    中年婦女點點頭,表情焦急道:“是啊,我下班就趕過來了,沒想到還是晚了!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買得上。”
    她是幫自己在鄉下當知青的女兒買的,雖然早就料到人多,可都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
    旁邊一個圍觀的人道:“你們來得太遲了,很多人頭天晚上就已經拿着小板凳在外頭排隊了。”
    “啊?!這麽早!”
    “這次時間這麽緊張,早點就能多點時間複習,全國那麽多知識青年,都眼巴巴等着這本書呢。”
    “是啊,我其實早上就買過一本了,可我一本哪裏夠啊,光我自己就有兩個孩子在鄉下當知青,還有親戚孩子,都急着要呢。”
    一次只能買一本,因此這個買到的人又得繼續排隊。
    家裏有親戚朋友多的,都是一起過來排隊的,她家裏其他人都要上班,只能自己提前來,然後重複排隊了。
    印刷廠現在每天都在努力印刷,可還是趕不上購買的速度。
    石立夏看着密密麻麻的人頭,直接宣布放棄,拿着清單去采購。
    還有空餘的時間,她就拿了一本《化學》複習,不浪費一點時間。
    在車上的時候,石立夏也不浪費時間,一路上都在看書。
    石立夏每次出差,只要車程超過八個小時,她都會坐卧鋪,她從來不會委屈自己。
    廠裏只報銷硬座,石立夏是自己貼錢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廠裏幫忙買票。
    現在的卧鋪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票,得通過單位購買。
    回程時,石立夏買到了下鋪,對面并沒有用小桌子,正好方便了她。
    當午飯時間到的時候,石立夏将書合上,拿出自己的飯盒和袋子裏的幹面準備去泡面。
    泡面是石盈盈做的,味道比後世大廠子做的泡面味道還要好,石立夏每次出差坐長途火車,就靠這一口續命。
    “同志,您好。”
    中鋪的人突然叫住石立夏。
    石立夏看了上去:“你叫我?”
    中鋪的是個二十歲出頭的男同志子,看到石立夏的正臉,有些不好意思道:
    “請問,您看的書是不是化學相關的書籍?對不起,我不是故意偷看的,我剛才伸頭正好看到了一點內容。”
    石立夏出門的時候用書皮将書包好的,一來是為了保護,二來覺得這書放現在還是有點顯眼。
    沒想到,都這樣了還是被人看到。
    “對。”
    對方頓時激動起來:“能,能不能借我看一看?我,我一會就還給你!”
    “看吧,不過要保護好,我也是借了別人的。”
    對方聞言,直接從中鋪一躍而下,把石立夏吓了一跳。
    當那人拿到書,全身心都投入進去,完全忘記跟石立夏道謝了。
    能坐上卧鋪的人,家裏條件都不會差,可還是因為這一本書失了分寸,可見大家對高考有多麽地重視,這是一個能徹底改變命運的機會。
    <!-- bx_style_end -->
    style="display:block"
    data-ad-slot="5357886770"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