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二百二十二章热闹的科学院
    杨俨在得知二人的态度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两个可总算是能够回去休息了。
    他看着面前的奏折,现在边关一切还算平定,与对方打的有来有往,暂时没有落于下风。
    可是那些当初因为犯了事,被他修改了法律处罚那些世家弟子们,居然被人发现混在了这些突厥的兵将当中。
    他们居然投成了突厥,成为了他们手下的爪牙,反过来来对付大隋朝。
    “看来还是之前我太过于放纵了。”
    因为对于朝廷的统治方案还是不甚了解,虽然说已经暂时有了和平稳定的统领。
    可是却依旧没有极为严苛的管控制度。
    当时朝臣们其实也有催促过,希望杨俨在合适的时候,能够召集所有的朝臣们,进行讨论和改良,尽量的保证权力集中在中央。
    他当时听到了这些意见之后,虽然也暂时把这个计划记录下来,可是却一直都没有进行具体的实施。
    他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了解,并不确认自己到时候可以信任的人是谁,也不太确认到底那个时候该实行哪一条建议。
    如今看来,中央集权势在必行。
    否则这些世家族的子弟们他们的手里面拥有了太多的权力,甚至还可以把他们大隋朝的一部分资源都带到了别的地方去。
    要知道他们的资金外流,也就意味着大隋朝的国力必然被削弱。
    这些人带着大批量的金银以及一些细软逃走,奔赴到了突厥。
    所以一直以来跟大隋朝还算得上是和平相处的突厥,才又一次起了反叛之心。
    因为他们有了这些氏家族弟子的支持之后,手中又再一次获得了一大批的金钱和资源。
    有了这些来作为他们的战略后备,这些突厥的反叛军才会再一次对他们的大隋朝动手。
    所以若不是之前的法律改革,或许现在的这场战斗便不会发生。
    这也正是他之前一直没有进行中央集权,削弱这些人手中的权利所造成的结果。
    杨俨有些后悔了。
    早知如此的话,他应该早一些颁布法案,或许也应该尽早的跟大臣和朝臣们进行讨论,想方设法的尽量把权利都集中在他和皇权朝廷的手中。
    不过因为这里面涉及一些制约和制衡,他对这方面的东西实在是缺乏。
    所以才在那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没有考虑过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但现在朝廷上方哪些朝臣是他可以信任的,哪些是动荡不安的分子,以及那些墙头草,他都已经有了些许的了解。
    他已经能够分辨哪些人是他可以信任的了,所以他准备最近一段时间,等到火铳以及军队训练完毕之后,就立刻召集手底下的这些权臣们,让他们给出意见来,想办法维持朝政,尽可能的进行中央集权。
    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削弱那些人手中的权利,以及经济。
    才能保证他们大隋朝更加和平有利的发展。
    杨俨想到这里之后,再次把计划记录在了书册上。
    “等这阵子过去,那么就立刻开始实施。”
    他心中有了计划之后,这才有了底。
    他默默的闭上了眼睛,静静的靠坐在凳子上就这么睡着了。
    一旁的大太监看到杨俨居然就这么倚靠在椅子上睡了,他心中也不由得感慨。
    自从皇帝陛下治朝以来,一直都是国泰安康,他也经常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为了大隋朝而努力。
    所有的经历和时间几乎都花在了批阅奏章,来给大隋朝制定法案,以及推行各种各样的经济和政策方面来。
    大太监看着杨俨的侧颜,心中忍不住动容。
    有这样的一位皇帝陛下,他们还有什么可多于要求的吗?
    只要能够跟随他的统治来进行建国,那么总有一天他们的大隋朝必然能够再现荣光。
    想到这里的大太监连忙取来了薄绒毯,帮着杨俨盖在了身上。
    而后他这才转头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天明。
    一直等到天色大亮,杨俨这才缓缓的苏醒了过来。
    这一夜睡的他腰酸背疼。
    他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还坐在书蔓的旁边。
    而一旁的大太监正站的板直,正在静静守着他。
    听到了动静之后,大太监连忙抬起头来,看到杨俨醒过来了,他连忙招呼着下面的人去打水,让杨俨进行梳洗。
    杨俨点点头,揉着腰站了起来。
    大太监见状忙凑了过来,迅速帮着杨俨头捏酸痛的部位。
    他这才感觉舒服了许多。
    看了一眼天色之后,他知道科学院的那两位肯定是闲不住的,这会儿应该是已经来到了研究所,准备进行后续的研究了。
    杨俨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后,便招呼着大太监跟随,再一次来到了科学院当中。
    此时的科学院之内仍是一片火热。
    学生们四处研讨,都在纷纷的讨论着火铳的改良方案。
    而此时的王江和孙思邈两人正一脸严肃的呆在锅炉旁,监督和传达自己的意思,让铁匠们制造出合适的轮廓外形来。
    同时,他们两人也在研究,昨天杨俨所提出来的瞄准器的方案。
    两人的面前已经放了一些图纸。
    图纸上面所刻画出来的尺寸以及外形,已经非常像是后世的那些瞄准器的结构了。
    杨俨简单的看了一眼之后,并没有打扰两人的研究,他只是淡淡的看着图纸上面的最终成品。
    按照他的经验来看,这瞄准器的设计是合理的,如果能够加装到火铳上面,必然能够提供极大的精确性。
    也能够保证他们能够更好的命中目标。
    想到这里的杨俨又看向了其他的那些学子们,他们则是对火铳的外形进行起了详细的复刻和研究,同样开始制作起了微型模型。
    见杨俨走过去了,学生们连忙冲他跪拜行礼。
    杨俨冲着他们摆了摆手。
    “不必这样。”
    说完,他好奇的望着他们手中的模型。
    “各位,这是在干什么?”
    几名学生连忙回应。
    “王江和孙思邈老师嘱咐我们,如果一旦改良成功,那么将来必然要生产出大批量的火铳,我们都是参与者。”
    “所以他们要求我们尽快的进行改良和制作,将火铳生产出来,将来也能够进行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