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龙傲天都爱我[快穿] > 第 66 章 第三个龙傲天
    越州王殿下说,要给没地的百姓分地!

    这消息如同一阵风,吹遍了整个越州。

    对于百姓们而言,这件事比先前越州所有的大动静加起来,还要更让他们在意。

    有人不相信,也有一些胆子大的,或是在官府有些门路的,壮着胆子打听。这事是好事,不管是宋朝玉还是韩知府都不打算瞒着。

    新提拔的官吏效率极高,加上百姓们配合,很快,越州城如今的人口被重新统计出来。

    越州城内常住人口共计人口两万九千余人,周围有两个人口不足五千的小县,底下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村落。

    韩知府都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数字实在惨淡。

    难怪白遗族能够轻松占领这座城。

    难怪朝廷那边意思意思派了两次军队过来,见占不到什么便宜,干脆就不管了。

    宋朝玉倒也没有很意外,来越州的一路上,他心里就大概有数了。

    接下来就是所有人都关心的分地。

    经过官吏核查,家世清白,没有案底,家中土地不足的越州百姓,不论男女,一人可分得二十亩地,这些地并非荒地,都是从那些大户人家抄出来良田!

    但这个并非无条件给予的,越州王有令,这些分得土地的百姓,在未来越州城建设的时候,至少需要无偿服一个月的劳役。

    百姓们表示,以前没地的时候照样需要服役。而且一个月,比起以前,也并不算多,都接受得十分良好。

    令刀刀族意外的是,韩知府特意去请了如今刀刀族在越州城能做主的宏过来,表示分地,他们也有份。

    这可有点难到宏了,他的脑子只会打架,不太擅长分析问题。于是他把这边的事交给族人,自己飞快骑马回到族里,将这事儿告诉了拉雅祭司。

    拉雅祭司便知道这是宋先生的示好,她如今已经将宋朝玉看成火神在人间的使者,决定追随他。

    而且先前宋朝玉的话,也让她意识到,刀刀族一直龟缩在族地,不与外界联系,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这次分地,就是刀刀族走出去的好机会。

    刀刀族人虽然住习惯了族地,有些不习惯,但同样也觉得,越州王愿意给他们分地,看起来是个厚道人,比之前的白遗族好太多了。

    韩知府就更高兴了!

    要知道,整个越州的大靖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余人,而刀刀族人就近万。而且这些刀

    刀族人,青壮战斗力极强,老幼也并非懦弱之辈,俱是擅长种地,也擅长研制草药的人才!

    咳,至于制毒什么的,暂时被韩知府选择性地忽略了。

    总之,非常的欢迎!

    .

    韩知府为官十几载,从未如此忙碌过,他已经不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两个月时间下来,整个人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大圈。

    宋朝玉有点不好意思,提笔写了一道养生的方子送给他,并表达了自己的关心之意。

    谁知韩知府哈哈大笑:“宋先生,韩某已经休息了十几年了。你看我虽然瘦了不少,可我精神从未如此好过!”

    即便如此,他还是仔细将宋朝玉送的方子收好,珍藏了起来。

    他不是粗心的人,不论是刀刀族,还是越州王身边的人,对宋朝玉的态度都不同寻常。赵灵微身边的人被黎姑姑管得严,打探不到消息,可刀刀族那边,俨然是将宋朝玉当神使对待的。

    稍一打听,他就得知了刀刀族内的事,也得知了越州城外,对战白遗族的时候,有东风相助的事。

    他是个熟读圣贤书的官员,自然不会如刀刀族那样对宋朝玉敬若神明,只是多少也能知晓,这位必定有不凡的本事。

    他拿出来的东西,肯定也是不凡的好东西!

    这一年的越州,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或是刀刀族的人,都是忙碌的。

    但这种忙碌是充满希望的。

    在秋收时,里正带来了官府的消息,说越州王怜惜百姓不易,今年不收田税。

    不知道多少农人望着刚收的粮食,怔愣了许久,遥遥对着越州城的方向磕了个头。

    有了这些粮食,节省一点的话,一家人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不少农人当天晚上都是靠着装粮的袋子睡着的,他们害怕这么好的场景是自己做梦,睡醒眼睛一睁开,就能看到满满当当的粮食,才能安心。

    他们这时候还并不知道,这么好的事昙花一现,他们越州人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十一月,韩知府请赵灵微,请宋朝玉,还有刀刀族的拉雅祭司等人,一起到了那几亩种着红薯的地。

    距离种下去已经好几个月,该到收获的季节啦。

    眼见得韩知府迫不及待的模样,拉雅祭司得意地笑了笑——刀刀族也得到了宋先生的粮种,他们刀刀族,前几日已经将收获的红薯全部挖了出来。

    一根藤就能挖出一大串比人的手掌还要大的果子

    ,切开,又甜又脆,按照先生教的,煮熟了以后,软糯香甜,吃一个就能顶饱。

    不愧是火神降下的神种!

    有了这个好东西,即便是收成不好的年份,族人也不用再担心挨饿了!

    她俨然已经忘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收成的时候流下的眼泪,以一种“前辈”的心态,看着韩知府,从一开始淡然自若,到双目放光,到形容呆滞,再到泪流满面。

    “这——”韩知府方才看人挖到一半,没忍住自己亲自上手,此时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红薯,顾不上擦脸上的汗和泪水,扭头看向宋朝玉,“宋先生,这样的产量,若是能推广出去,则天下百姓无饥饿之苦矣!”

    至于宋朝玉说的什么“红薯虽可饱腹,但长期当主食吃也不妥”之类的言论,韩知府只当这位宋先生没见过穷人家是什么模样。

    闹饥荒的时候,百姓饿到草根树皮都啃,草根树皮没了,吃土的也有。

    韩知府自己就是穷人家出身,当然他这个“穷”,只是相对于他当时读书的同窗,为官的同僚们而言。真正的穷人,是根本读不起书的。

    韩知府老家算是乡下小有薄田的地主,耕读人家,他亲眼见过到灾年的百姓是什么模样。

    能有这样好吃有顶饱的好东西吃,谁还会有其他要求?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宋朝玉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他还有其他粮种。

    只是不好一下子全拿出来。

    这一年,越州城的百姓过了一个好年。

    每一个人都很高兴,除了白遗族人。

    这些白遗族人,作恶多的都杀了,剩下来的,依照最新的轻重,手脚戴上了镣铐。

    他们没有被关进监狱,按照宋朝玉和韩知府的说法,这么多身材魁梧的大小伙子,关在牢里太可惜了。

    多好的劳动力啊!

    于是,他们被刀刀族人看压着,去开荒地,做农活,哪里有活做就去哪里。

    有刀刀族的人看着,两族是世仇,不担心他们能跑掉。而刀刀族人淳朴,在宋朝玉发了话的情况下,也很少出现蓄意报复的情况。

    越州的冬日并不严寒,甚至很少见雪。赵灵微对此感到很惊奇。

    等过了年,他又大了一岁。

    宋朝玉是他的先生,韩知府如今也一心将他当做未来的主君,又欣喜于他的聪慧不凡,时常来王府,俨然也成了他的半个先生。

    如今是王府并不是修建的,当初抄家的时候,宋

    朝玉选了几个宅子

    让赵灵微选。

    这便是如今的越州王府。

    黎容总觉得委屈了自家小殿下

    背地里掉了好几回眼泪。

    韩知府私底下悄悄寻了宋朝玉

    道惯例

    逢年节各地封王需要派遣使者送礼进京

    以示对朝廷的顺服恭敬。

    宋朝玉说道:“随便弄点东西

    越寒酸越好。”

    韩知府点头

    表示明白。

    距离越州最近的峪州

    也离越州千里之遥

    中间还相隔着极难行走的山道。越州多山

    山中多瘴气毒虫

    可以说是谁都不愿意进去。

    峪州守将王茴收到京城来的传讯的时候

    正舒舒服服搂着新纳的小妾准备温存。

    他看完内容

    狠狠冷笑一声

    将怀中美人打发走。

    “一个个动动嘴皮子

    倒要累得老子满地跑!”他呸了一声

    将那信扔在地上。

    地上的信是京中的威远候送来的

    威远候曾是他的上官

    算是有些香火情分。此次来信

    威远候让他去越州看看越州王如何了

    身体可还好

    ?时如意)

    去越州是否习惯

    毕竟是亲生的孙儿

    陛下还惦记着。

    王茴看着就想笑

    圣上真惦记

    就不会把那么点大一人扔到越州自生自灭

    越州那群蛮族人的凶狠连他都有耳闻。

    谁不知道威远候是太子的人

    现在的太子

    以前的三皇子。这哪里是陛下惦记

    分明是三皇子惦记着

    迫不及待想知道前头那位太子的血脉什么时候死呢。

    眼看没几天就要过年了

    他们倒是会指使人。

    他在书房坐了片刻

    喝了一盏茶

    谁也没说。

    一旬之后

    一封信从峪州出发

    加急飞往京城。

    赶在元宵节前被秘密送到了太子府上。

    三皇子

    如今的太子拆开

    看了几行

    笑了。

    信上说

    越州还是那么荒凉

    那些蛮族占据着城池

    不通礼仪

    根本不认这位新王。越州王病秧秧的

    王府也没有

    龟缩在一间小宅里从不露面

    都说是个短命的样子

    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王茴知道太子想看什么

    形容得和亲眼见到似的

    就这样

    二月底的时候

    还得了一份来自京城的赏

    颇为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