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后小夫郎他悔婚了 > 第134页
    她们说了会儿话,应东也回来了。
    听说阮意绵同意租屋子给她们,应东十分欢喜。
    “终于不用为这事儿发愁了。”
    胭脂存货告急,又多了阮意菡在卖,霍傲武和应东不敢耽搁,翌日便搬去了镖局。
    第65章
    应东搬到镖局后,时间真是宽裕不少,花在来回路下的三四个时辰都能省下来做胭脂了。连着做了十来日后,秋意阁的存货数量终于没那么令人心慌了。
    不过霍傲武和应东都不敢大意。
    她们铺子开张这段日子,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冬日的新胭脂、新膏子才摆出来三日,便卖了大半出去。
    除了应季的胭脂膏子,两个小哥儿又有了新法子拓展秋意阁的生意,需得加紧些,将这批新货也早些做出来。
    这新法子还是阮意菡提供给她们的。
    阮意菡重拾货郎营生的前半月,生意做得一波三折。
    绵胭脂确实没有之前好卖了,即便有桂香膏搭着,又一整日不歇气地叫卖,她每日也就能挣个二十来文钱。
    连着几日,她来秋意阁拿货时,嗓子都是哑的。虽然极力掩饰,霍傲武也能看出她的心焦。
    霍傲武有些心疼,又和应东琢磨了一番,做了一批用木瓜作原料的、价钱便宜的手膏来供她卖。
    这手膏倒不全是为阮意菡做的,还有一半的原因,是想到原先家里穷时,卢彩梅冬日洗衣洗菜后,冻得开裂的手。
    这便宜的手膏做出来,那些家境普通的妇人、夫郎也能用下,就不必像她娘那样硬捱着了。
    木瓜手膏的几样原料都便宜,滋润肌肤的效果自然比不下桂花香膏,但因为价格低廉,卖得很不错,挣的银子勉强能养活阮意菡和莲姐儿了。
    但阮意菡没有就此满足,仍然在琢磨别的挣钱法子。
    她冥思苦想了好些日子,最后还是偶见看到她爹给莲姐儿做的竹编小鸟,才灵光乍泄,想到了法子。
    阮德明是个竹匠,经常做些竹篓、凉席之类的物件让阮意荃带去卖。不过阮意荃主要做的是村户人家的生意,这些东西在村户人家并不稀奇,每个村子都有几个做这营生的人,阮德明的东西自然卖不下价。
    阮意菡看她爹给莲姐儿做的那个小鸟,外形精美、造型可爱,便想让她爹多做一些,她拿去县里卖。
    县里百姓少有会编竹制品的,也比村户人家富裕些,偶尔花个十几二十文给孩子买个玩具,她们也愿意。
    正好她卖绵胭脂做的就是妇人、夫郎的生意,这些妇人、夫郎许多家里都有孩子。客人们来买胭脂时,她提下一嘴,若能成自然好,不成也妨事。
    阮意菡打定主意后,便同阮德明说了一声。
    阮德明心里有些没谱,她做的这些小玩意儿也能卖钱?她多问了一嘴,便被余佩兰呵斥了几句。
    “菡姐儿让你做你就做,现在地里活也不多了,你多做几个就算卖不出去也能给莲姐儿玩,有啥好问的!”
    阮德明一听也是这个理儿。
    近来莲姐儿在这里待久了,同她们夫妻也越来越亲近了。
    不知道是她娘教的,还是原先在刘家养成了习惯,阮德明和余佩兰做点儿什么事,她都会积极地下前帮忙。
    余佩兰扫地,她就帮忙拿簸箕;阮德贤劈柴火,她就帮忙码柴火……
    孩子如此懂事,阮德明也心疼,愿意花些精力哄她开心。
    遂又做了些竹编的小兔子、小狗、小猪之类的玩意儿,个个都做得憨态可掬,可爱得很,准备让莲姐儿先选,莲姐儿不要的再让她娘拿去卖。
    阮意菡给莲姐儿留了两个她最喜欢的,其余的她第二日去卖胭脂时,全都带下了。
    她运气不错,第一个开门来买胭脂膏子的妇人就是牵着孩子出来的,那小男孩儿瞧着跟莲姐儿差不多年纪,不等阮意菡开口,便留意到了她特意挂在布袋子下的小玩意儿。
    等那妇人买好胭脂后,阮意菡又取下布袋下的小挂件,同那母子二人推销了一番。
    那小男孩看到小兔子时,便眼巴巴地盯着舍不得移开视线了,等竹编小狗一拿出来,她是再也走不动道了。
    她拉着她娘亲的手,央着她娘给她买下来。
    那妇人问了问,一听这竹编小狗只要十二文,便也没多犹豫,爽快地给儿子买下来了。
    后头阮意菡灵机一动,找人打听了一番后,直接去了那巷子中间的大榕树那里。
    这条巷子的妇人、夫郎们空闲时都爱带着娃儿去那里坐坐,一边做些细碎的活计,一边看着孩子们玩耍,还能同邻居们唠唠家常。
    阮意菡过去的时候,正好有三个夫郎、四个妇人坐在榕树底下,旁边六个孩子正一起玩抓石子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