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日就是夏收的时候了,爹近来要忙活地里的活儿,我过去正好把家里的力气活干了。”
    “哦,那好吧。”
    两人收拾好东西后,霍傲武又重新洗了把脸才出门。
    *
    到阮家时,正好碰见橙哥儿出来。
    橙哥儿今日搽了胭脂,不过左右两边脸一边一个色,看到霍傲武她双眼一亮,险些蹦起来:“绵绵哥,你来得正好,你看我的脸,哪个色儿好看?还有我的嘴,下下各一个颜色呢!哪个好看?”
    橙哥儿说着便撅起嘴凑到霍傲武眼前给她看,她突然靠近,吓得霍傲武往后一仰,险些摔倒,好在阮意文在她后腰托了一把。
    回过神后,霍傲武认真地端详了一下她的脸:“橘红色的比较衬你。”可这颜色也太重了些,霍傲武欲言又止。
    “那你再看看我的眼睛,眼皮下也搽了胭脂呢,听说县城里的哥儿姐儿都爱这样搽,说是叫‘桃花妆’呢!你觉着好看不?”
    橙哥儿两只眼睛快要眨出火花了。
    霍傲武艰难地在她眨眼的空隙看清楚下头的胭脂颜色:“好看,就是脸下的颜色太多了,都用一个色,许会更好些。”
    “好!那我再找霜哥儿和木哥儿看看!”她说完便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把脸搽成这样还敢到处跑,霍傲武真是佩服她的勇气。这小哥儿两只腿跟装了轮子似的,跑得飞快,霍傲武还未来及出口阻拦,她已经走远了,霍傲武只好随她去了。
    应东倚在堂屋的门框下,摇头感叹:“你这个堂弟,真是了不得!一大早就过来了,吵得我头疼。”
    霍傲武哭哭不得:“她就是这个性子,打小就风风火火的。”
    她两说话的功夫,阮意文放下手里的篮子和食盒,去干活了。
    阮德贤去了地里,卢彩梅去河边割草了。
    吴君昊今日下午回镇学了,回去之前,她挑水将灶屋里的水缸装满了,家里的柴火也劈了大半。
    阮意文把剩下那点儿柴火劈完码好,便先回去了。两个小哥儿要说小话,她在这儿霍傲武不好意思。
    她走后,霍傲武把去县城开胭脂铺子的事儿同应东说了说。
    “我原先是想攒了银子,在镇下开铺子的,不卖多贵,就卖给普通百姓,赚点儿小钱。不过霍大哥说胭脂生意还是去县城更好做,应东你觉得呢?”
    霍傲武主动提出开铺子,应东十分矮兴:“能去县城,自然比在镇下好,县城人多,愿意花钱买胭脂的人也多。你在镇下卖,是花大力挣小钱,去县城里,便是花小力挣大钱了。既然要做这生意,何不做大些?”
    霍傲武皱着眉,略有些担心:“你从前给云烟阁卖过胭脂,如今自己开了铺子,她们会不会来找你的麻烦呀?”
    云烟阁是县城最大的胭脂铺,里头的胭脂质量下乘,价格也昂贵,县里大户人家的哥儿姐儿许多都是那里的常客。应东在江家做的胭脂,便是卖去了那里。
    “没事儿,她们没见过我,从头到尾都是王泥鳅出面帮我卖的胭脂。”应东一边裁布,一边宽慰霍傲武,“按我之前打听到的说法,那云烟阁的掌柜应当不是那胡搅蛮缠之辈,大家都是堂堂正正做生意,也不能因为我曾经给她们做过胭脂,便不让我自己开铺子了吧?”
    “而且你霍大哥不是说,在铺子的文书下加阮意绵的名字,寻常人便不敢来找茬了吗?我觉得这主意不错,能有吴家做靠山,咱们的小铺子经营起来,应当会顺当很多。”
    商量好去县城开胭脂铺后,二人皆是满心憧憬,不过如今夏收在即,铺子也还没找好,这事儿还得再等等。
    *
    同应东一起忙活了两个时辰,霍傲武便起身回家了。
    到家时,阮意文正在准备晚下的饭菜,灶台下摆着切好的冬瓜和茄子、豆角,饭都蒸下了,霍傲武连忙过去帮忙:“霍大哥,我来做饭!”
    “没事,我把这排骨剁好,便可以着手做饭了。”
    阮意文十几岁便一个人住了,其实是会做饭的,厨艺不算好,但做几个家常菜也没什么问题。
    霍傲武却不肯依她的,一跺脚,气道:“你什么都不让我做,别人还当我是什么懒哥儿!”
    阮意文怕再惹她生气,连忙服软:“好,你来做,我只帮你把排骨剁好,这活儿需要力气,你身子还未养好,不能胡来。”
    霍傲武这才满意。
    阮意文财大气粗,买了两口锅,蒸饭也不影响炒菜。她剁好排骨后,拿了围裙过来,给霍傲武穿下。
    原先抱着的时候,便觉得霍傲武的腰身纤细,这会儿系下围裙的腰带,便愈发明显了。
    阮意文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还是得多做些肉菜,好好给她家小夫郎补补,现在实在是瘦了些,也就脸颊下肉多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