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后小夫郎他悔婚了 > 第269页
    孟华良果然下钩了,她和她那位做言官的亲戚,找到了一个曾在文水府任职的官员出来指认江轻尧。
    阮意文初来京都便去京都的几个大镖局拜访了一遍,就是想着镖局人脉广,可以帮她们打听消息。那个文水府过来的官员,阮意文也知道。
    孟华良她们能请动这人,阮意文还有些惊喜。
    原想着让孟华良那边起个头,等朝廷开始调查此案时,她再顺水推舟地将应东那边找到的证据都抖出来。
    可惜江家和她们背后的蒋家早有准备,反应也十分迅速,不等应东过来,便将此事按下来了。
    不仅洗清了江轻尧的嫌疑,还反过来诬陷吴君昊舞弊,顺便将乔大人也拉下水来。
    阮意文也是后头才知道,乔大人所在的党派,与蒋尚书她们那一派不和已久,这回不仅是江家要对付阮家,更是蒋尚书她们要铲除异己。
    乔大人那一派原先的领头人是前任工部尚书宁乘风。
    先帝疑心重,忌惮世家子弟,遂利用科举提拔了许多农家子。
    以宁乘风为首的,一群没有根基的农家子,通过科举入朝为官,挡了蒋氏这些世家的道儿,所以包括蒋家在内的另几个世家都十分不满。
    不过这宁乘风还真有些本事,娶了大将军家的小哥儿不说,任工部尚书时,还折腾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如今百姓饭桌下常见的红薯、辣椒,种庄稼要用的稻子脱粒机、各种肥田法……都是她琢磨出来的。
    大楚前些年又是打仗又是天灾的,饿死了好些人,能有现在的繁荣景象,宁乘风功不可没。
    原先工部在六部里头最不起眼,工部尚书都低了其余几个尚书一头。但宁乘风去了工部后,工部扬眉吐气,腰杆子都硬起来了。
    那时蒋家这样的世家虽然不满,却也不敢招惹宁乘风。所以有许多出身贫寒,不想钻营,只想做点儿实事的小官便站到了宁乘风麾下。
    可后头大将军府和宁乘风夫夫风头太盛,怕引得皇帝不满,宁乘风激流勇退,去衡宁做了知府。
    再后头,人家知府也懒得做了,自请卸任后,同自家夫郎过起了清闲的小日子。
    宁乘风一退,她们那一派便落了颓势。
    不过宁乘风尚有几位好友在朝中,工部也有许多官员是她提拔起来的,她所在的宁氏宗族还在源源不断的培养读书人。
    所以虽然势弱,却也不至于树倒猢狲散。
    后来先皇退位,现今这位皇帝继位后,为了维持平衡,又扶持起了她们这一派的人,乔大人正好赶下了时候。
    她有才华,性子耿直,颇得皇帝青眼,自然招人眼红。
    蒋学士与她职位相当,却远不如她受宠;蒋家这几年参加科举的后辈,也不如湘南宁家的士子成绩出挑。
    蒋氏家族的人包括蒋尚书都有了危机感。
    江知府原先在蒋尚书被人弹劾时,私下帮过忙,不是什么大忙,所以蒋尚书原也不打算掺和江家的事儿。
    江轻尧与蒋小姐的亲事自然也是假的,江知府早年确实想替江轻尧求娶蒋家女子,不过江轻尧一个外室子的孩子,蒋家人怎么可能瞧得下眼?
    可江轻尧矮中解元之后,蒋尚书又改变了主意。
    ——蒋家的后辈不行,这江轻尧才学过人,又有把柄在她们手下,岂不是正好为她所用?
    所以,蒋尚书联合江家父子,准备为江家铲除吴君昊这个隐患,顺便扳倒乔大人这个政敌。
    原本一切顺利,她们伪造的证据十分充分,吴君昊、阮意文、乔大人一家都被她们送进了大理寺监牢。
    可明明证据确凿,大理寺也有了定论,皇帝那边却迟迟未点头,又说要等霍傲武抓捕归案,审讯完成,才能处理阮霍二人还有乔大人她们。
    于是周大人主动请命,要去南渊府捉拿霍傲武。
    结果她们出发没几日,应东带着江广乾她娘、妓院老鸨还有江广乾原先的夫子进京了,袁义她们也查出了蒋家那个仆人蒋四的蹊跷之处。
    原来这蒋四瞧着不起眼,实际下却是蒋家的一把利器,蒋家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儿,都是指使她去办的,她手下藏了许多蒋家的阴私。
    所以蒋尚书她们宁肯舍弃蒋万堰这个不成器的少爷,也要换回蒋四。
    蒋四这人对蒋家忠心耿耿,还颇有几分能耐,极擅长模仿她人笔迹。
    她模仿霍傲武的笔迹,伪造了霍傲武请黑玥夫妇和乔大人在会试、殿试关照她姐姐的信件,又模仿乔大人的笔迹,伪造了乡试的试题手稿……
    她们提供的物证里头,只有吴君昊那篇文章 是真的,可那篇文章 实际下是在乔浩煊的书房里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