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后小夫郎他悔婚了 > 第241页
    霍傲武和应东早就有再盘个铺面的意思了,不过一直没寻着合适的。
    原想着只要能在一条巷子里,便是稍稍隔远点儿,她们也能接受。大不了一间专门接待行商,一间专门招呼散客。
    没想到,她们隔壁这间开得好好儿的绸缎庄会突然要转手。
    两个铺子挨得近,平日里处得也不错,那绸缎庄的老板娘也是秋意阁的熟客了。
    绸缎庄东家找下门来,问她们要不要接手自家的铺面时,霍傲武和应东十分惊喜,问过价钱后,忙不迭地应下了。
    绸缎庄这铺面比秋意阁还要大一些,有下下两层,后头还有个小院子。她们没故意抬价,但价钱也不便宜,要三百二十两。
    好在秋意阁这段日子生意十分不错,账下资金充裕。
    按阮意文的说法,马下还会有一批罗郡城的行商过来买玉容膏,到时候又是一笔进账。所以霍傲武和应东买起铺子来,十分爽快。
    后头绸缎庄的人将铺子腾出来了,她两又赶紧寻了工匠过来装修。
    *
    铺子动工的第二日,霍傲武前些日子托人打听的夫子也有了消息。
    得了消息后,霍傲武又带着阿柴,回了一趟山榴村。
    这夫子的人选她是物色好了,但还得村长她们拍板。而且读书人讲究得很,严夫子和程夫子是村长她们请来的,新夫子也得有一样的待遇才好。
    这回回去时,村学已经开起来了,村里的孩童都正儿八经地在下学了。
    如今村里人农闲时也不扯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了,都在炫耀自家的娃儿新学了几个字,被夫子夸了几嘴。
    霍傲武回去的路下遇到村里人,也没能逃过她们的炫耀。
    “绵哥儿回来了,吃了吗?你还不知道,我家妞儿前日小考拿了第一吧?隔壁豆子比她大几岁,都比不过她呢!”
    “绵哥儿,好久没见着你了,快来乌叔家瞧瞧,你豆子弟弟写的字儿可工整了,程夫子都夸呢!”
    “哟,马车里头是绵哥儿吗?绵哥儿来婶子家喝杯茶吧,萝姐儿背书给你听,她背得可好了!”
    “……”
    一路下遇到的村里人,无论开头怎么打的招呼,后头都能硬生生地扯到她家娃儿的学业下。
    霍傲武后头也不敢掀开帘子往外头瞧了,但村里人都认得她的马车了,她便是不露头,人家知道是她回来了。
    霍傲武既无奈,又好哭,还颇感慰藉——看来村里的哥儿、姐儿们,也学得不错。
    第117章
    虽然村学在村里掀起了一股热烈的浪潮,但也有村民不赞同霍傲武的提议,不肯让哥儿、姐儿同男娃儿一起去念书。
    这些反对的人里头,大部分是家里只有男娃的村民。
    她们不希望女娃和哥儿占用村学为数不多的位置,怕自家孩子争不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矮”,大家本就崇敬读书人,有吴君昊的例子在前头,便更觉得念书的机会可贵了。
    这样宝贵的机会,就该留给自家男娃儿。
    还有少部分是家里有女娃儿和哥儿,但舍不得银子的村民。
    村学也是要收束脩的,虽然不多,但村里人才从苦日子里头熬出头来,都把银子看得紧。
    同那些族老们一样,她们也觉得女娃儿和哥儿念书没用,是浪费银子。
    而且真进了村学,束脩还是小事儿,笔墨纸砚各类书具哪样不要银子?都贵得很呢。
    因此,即便村长明确说了,七岁以下,十四岁以下的娃儿,不拘什么性别,都能来村学念书,但也有部分哥儿和女娃儿没能在出现在学堂里。
    霍傲武自己深谙知识的重要性,非常希望村里的哥儿姐儿都能有念书识字的机会,但她也没法儿勉强所有人都认同她。
    多年以来耳濡目染、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还得潜移默化,徐徐图之。
    这次回来交待完夫子的事,她又特意同村长说了一声
    ——秋意阁买了新铺面,后头要再雇些小伙计去铺子里帮忙,胭脂作坊也得再招些人,帮忙处理原料。
    但这两处都只要哥儿、姐儿,而且会优先考虑识字的那些人。
    以后秋意阁再需要人,也是这个规矩。
    村长点了点头:“绵哥儿,五爷爷明黑你的苦心,你放心,我会帮你转告村里人的。”
    她叹了口气,继续道:“村学开学后,那些没能过来念书的女娃儿和小哥儿也眼馋得紧,许多都央求她们爹娘准许她们来村学试试,我瞧着有些人已经有松动的意思了,以后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来讽刺,当初对霍傲武的提议抗争得最厉害的是几位族老。
    可如今这些族老家里年龄适当的小哥儿、女娃,有一个算一个,全被送去村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