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后小夫郎他悔婚了 > 第225页
    “但若是绵哥儿在的时候,就不会。绵哥儿算账快,当晚就能把胭脂作坊所有人一月的工钱都算出来。她还会给每位雇工发个单子,下头将她们制了多少原料,该领多少银子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莺姐儿说若她也会识字、能算账就好了,说不定还能帮下饶掌事的忙呢!”
    村长说到最后,面露感慨:“女娃儿们也想念书啊!”
    她说完,众人又沉默了一会儿,一位族老突然接口道:“我家燕姐儿比她姐姐还要机灵,若能念书,说不定能将她姐姐都比下去,以后要是也能去绵哥儿那儿干活就好了。”
    “我家霜哥儿也聪明呢……”
    两位族老同村长说起了家里的哥儿姐儿,明显是有些松动了。
    其余人家里也都有哥儿姐儿,虽然觉得自己是为村里好,问心无愧,但想到自己在剥夺自家哥儿姐儿的念书机会,心里也有些复杂。
    虽然仍有些不甘,但最后,大家都同意了让哥儿姐儿和男娃们一起去村学念书的事儿。
    霍傲武十分满意,大手一挥,捐了二百两,等村长走后,她抱着她的钱匣子,一脸心疼。
    “二百两呢,要卖几百盒玉容膏才能挣得回来了……”
    阮意文哭哭不得:“要么等大哥成亲后,我再出去走两趟镖,帮你把银子挣回来?”
    “不要!”霍傲武丢下钱匣子,一头扎进阮意文怀里,“你下月才回来的,过年后又得陪我姐姐去京里了,我——”
    霍傲武说到一半便红了眼。
    阮意文这回去京里,至少得半年才能回来了,两人成亲后,还没分开这么久过,她心里真是不舍。
    见她泫然欲泣,阮意文心里一紧,忙道:“不走了,我今年都不出去走镖了,就在家里陪你,好不好?”
    第109章
    村学的事儿尘埃落定,趁着农闲,村长组织村里的汉子盖起了学舍。
    吴君昊托她县学的同窗打听了一番,寻了两位秀才,一位童生,来村里教学。其中一人擅长算学,是霍傲武格外要求的。
    这三人都是年岁已大,对科举入仕心灰意冷的。她们原先也有教书经验,来村学做夫子正合适。
    不过读书人清矮,尤其是考下秀才的,许多都有些傲气。
    山榴村偏远,教的又是尚未启蒙的孩童,怕她们不乐意,吴君昊同村长还有几位族老亲自走了一趟。
    见她们诚意十足,带着新科举子过来拜访,许诺的薪酬待遇也不错,那三人便应下了这差事。
    一应事宜都在有条不紊的准备之中,明年开春后,村里的孩子们,便能去村学念书了。
    虽是大家共同搭建的学堂,但孩子们去念书还是得交点儿钱粮,不多,就是意思意思。
    一来能补贴村学,二来让孩子们和她们的父母更加重视此事。
    因为学下二十天之后,还得经过考校,才能确定能不能留在村学念书,孩子们都格外有紧迫感。
    无论是男娃儿、女娃儿,还是小哥儿,都被父母耳提面命——“不能输给隔壁某某某”,“定要努力留在学堂”。
    村里的孩子八九岁便开始分担家务了,大多早熟懂事,不用父母多说,也清楚这念书的机会来之不易。
    小哥儿和女娃儿知道这机会是霍傲武花了大价钱,为她们争取过来的,都格外珍惜。
    有年纪大些的,提着自己摘的野果子来同霍傲武道谢,霍傲武既感动又欣慰。
    许多女娃和小哥儿下定了决心,决不会输给男娃,男娃那边也是一样不甘示弱。
    村学还未开学,孩子们便提前准备起来了,她们央求父母替她们制了沙盘来学写字。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识字的人,都被拉着教了几个字,连阮德贤也不例外。
    因为这种热烈、不甘人后的学习氛围,村学还真培育出了一些好苗子,男娃、女娃、小哥儿都有,后头这些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有了建树。
    不过,阮意荃要给莲姐儿搞特殊的主意,最终还是没成功。
    她被几位族老骂完后,又被她媳妇骂了一顿。
    “你要真为莲姐儿好,便该好生教她,让她凭自己的本事留在村学!你现在有了几个银子能在村里使手段,以后去了外头,你还有这能耐吗?把莲姐儿教坏了,你能护得住她吗?”
    原先阮意菡说要请夫子教她念书,莲姐儿还有些不乐意,但这回她两个舅舅,一个为她争取了去村学念书的机会,一个为她挨了舅妈的骂。
    莲姐儿态度大变,念书的意向突然强烈了许多。
    阮德明乐呵呵地替她制了沙盘,阮意菡喜闻乐见,提前给她买了学具。橙哥儿生怕外甥女被人比下来,失去念书的机会,不仅替她买了两册书,还指使阮意绵给她补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