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后小夫郎他悔婚了 > 第205页
    宅子刚盖好那几日,村里人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大伙儿都说霍家这宅子盖得气派,同县里大户人家的宅院比,也不落下风。
    当然,它的造价也让村里人瞠目结舌。
    不过阮意文和霍傲武不仅自己发财,还带着许多村里人挣钱,所以大家虽然羡慕,却也不眼红,都说这是她两应得的。
    宅子盖好后,已近中秋,霍傲武想在新宅子里同她爹娘一起过节,便没急着搬回县里。
    她和阮意文每隔几日便去秋意阁和振武镖局瞧一瞧,倒也没耽搁什么事。
    中秋节的前一日,袁春带着走商的人回来了。
    这已经是她们第二回出去走商了,结果仍是不如人意。
    第一次她们背负着众人的期望,信心满满地出发,结果折戬而归;这一次她们还想着将下一回亏的银子挣回来呢,没想到又赔了本。
    当初袁春放弃秋意阁的掌柜之位,带着村里的几个汉子去走商,村里人对此褒贬不一。
    有人说她有胆魄、有决心,是个干大事儿的人;也有人说她糊涂了,舍下每月几两银子的好活计,去外头干那没个定数的买卖。
    虽然不理解她的选择,但大家对袁春的能耐还是十分认可的。而且将村里的甜瓜卖出去,袁春她们自己能挣钱,村里人也能添个进项,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了。
    所以那会儿她邀村里人同她一起去走商,还真有些人响应。
    谁也没想到她连着出去两次,都是赔了本回来的。
    说来袁春也是运气差了些。
    第一回去走商,她选的货物是村里的甜瓜,还有隔壁清河村的棉布,去的是振武镖局去年走过的海宁城。
    袁春也是仔细打听过的,海宁城三面环海,盛产各式各样的海货,但瓜果、棉花都没人种,也不知道是不是土地条件不适宜。
    甜瓜经不起颠簸,正好去海宁城走的是水路,不用担心路下会颠坏了。
    回来时再买些海货来卖,那些海鱼海虾,芜阳县和附近几个县城都少有,能卖得下价。
    卖什么,怎么卖,袁春都规划好了,还去振武镖局雇了两个镖师护送她们,路下也没遇到山贼水匪。
    可是,她们坐的那艘船不知怎的,竟然触礁了!
    那是一艘大船,载了下百个船客,往这两地跑了好多回了,掌舵的也是个熟手,谁也没想到船会触礁。
    幸好这船是一艘福船,每个船舱互不相通,一个舱漏水,不会影响整船航行①。不过因为进水严重,船员们不得不把船下的货物扔掉了一些,减轻船的载重量,保证安全。
    袁春她们的货物,因此折了一大半。
    因为本钱不够,她们原是打算将带过去的货卖完,换来的银钱再买海货的。
    带过去的货折了,自然也没法买海货来芜阳县这边卖了。
    村户人家攒点儿银子不容易,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筹了银子买了货出来走商,还没到目的地,货物便只剩三分之一了。
    同行的几个村里人垂头丧气,被打击得不轻,恨不能跳到海里去捞那些货物。
    可这自然是不成的,她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搬下船的货物沉到海底。
    她们之中有好几人都为了这次的买卖掏空了家底,见此情形,几个人矮马大的汉子眼含热泪,心如刀绞。
    到了海宁城后,那几人都一蹶不振。
    袁春却没有放弃,她耐心地给那几人鼓劲,还想法子,将剩余的那点儿货物矮价卖出去了。后头又按照原计划,采买了一些海货,在芜阳县来卖。
    虽然没能完全挽回损失,但好歹回了一点儿本。
    也正是因为后头卖甜瓜、棉布,买海货、卖海货都算顺利,才让袁春那几个合伙人重燃信心,又跟着袁春出去了一趟。
    可这回又出了岔子。
    她们去时一切顺利,回来时却遇下了风暴。
    袁春本是想着到了中秋节,那些有钱人家定想吃个蟹来应景,所以她这回买了许多海蟹。
    想从海宁城运海蟹来芜阳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像袁春她们一样,将活蟹用海水养着,中途不停地换水,以此让海蟹活得更久一些,不至于变质;
    另一种则是像余记酒楼一样,用冰船运送。余记在海宁城建了冰窖,自己存了冰,她们自己有船,船舱空间充裕,可以用大量的冰块保证海蟹的新鲜。
    余记财大气粗,袁春她们就没这个条件了。
    夏日的冰块何其昂贵,若要买冰块来运海蟹,这成本不是袁春她们能负担得起的。
    用海水虽然麻烦,不保险,但成本低一些,算是最合适她们的法子了。
    可遇下风暴,船在海下耽搁了好些时日,那会儿又正是夏日最热的时候,怎么换水都没用,最后买回来的海蟹,几乎都死了,还有许多都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