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二婚夫妻 > 第 44 章 团团圆圆
    “新房子?什么价格啊。”苏星夜问。

    赵自广见她有兴趣,认真介绍起来,“那必须是新房子,全北方地区,就这两栋,剩下的都在南方温市,试点嘛,就是试水,上头初步定的三四百一平,也不知道好不好卖。”

    这个年代,货币太值钱,普通职工家庭,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十,再说他们都有福利房住着,这三百块一平的房子谁买呢。明天这会还不知道开多久。

    可三百一平在苏星夜眼里,简直就和白捡的一样,就赵自广说的那个地段,她知道,以后都会划成京市范围,简直就是黄金地段嘛。

    一套一百平房子,一共三四万,和后世几千万比起来,实在太划算。

    苏星夜张嘴就问,“不能银行贷款?”

    赵自广就有些惊讶,“你还真挺懂这个,是,明天这开会就有银行相关人员来,就是商议这贷款的事,一次能贷多少钱,多少年,这都得摸索着定。”

    那就是能贷款,苏星夜心里有底后,也不再多问,转而和大家聊起别的话题。

    等回到房间,沈开跃不等她说,先问,“你想买房子?”

    他了解她,如果不是感兴趣,她不会问那么深。

    苏星夜正想着怎么和他开口说呢,没想到他都看出来了。

    “你觉得呢?”苏星夜靠近他问。

    沈开跃握住她的手,思考片刻,“你想买的话,就买。”

    他在心里估算着赵自广的话,银行贷款,就算是无息贷款,三十年的话,每个月还款也要接近一百,他现在担任技术员,每个月工资不算抵扣的粮油米面,到手七十五,还不够。

    苏星夜睁大眼,“喂,沈开跃,你真答应啊?”

    以她的目光来看,买房绝对是稳赚不赔,可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思考,很少有人愿意。

    苏星夜靠在他身侧,“你都不问我呀,第一,咱们住边疆,这房子两不搁的,离家离边疆都不近,第二,你每个月工资都不到一百呢,还有咱们一大家要养活,第三,我这么一说,就要给你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贷,沈开跃,你都不反问我啊。”

    沈开跃既然点头,就已经想好,“你眼光好,既然你决定买,这房子就不会赔钱,就算以后不住,也可以转手卖,这点我肯定相信你,钱的事情,过几年我工资应该会涨,到时候还房贷不成问题,这几年的钱,我来想办法。”

    说到这里,他已经非常肯定,“你想买,就买。”

    苏星夜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沈开跃是真的支持她,他看不到以后的经济巨变,只从现有的角度,考虑到所有困难,也想到了解决办法。

    “沈开跃,你真好”,她缩进他胸膛,“放心啦,没有那么难的。”

    不提在大哥那里的钱,她自己用金手指,也能负担房子。

    第二天,赵自广意外很早就回家。

    他摇头,“不景气啊,统计那边说,来咨询的人太少,就算是无息贷款,可那么多年呢,没几个人动心,上头让我们回来想个章程,回头再集中讨论。

    ”

    ()?()

    等听到苏星夜说他们要买一套的时候,赵自广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

    ()?()

    周大妮吓一跳,“妹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欠几十年的钱呢,再说你们以后也不会来住,你可别冒险。”

    ?七月田提醒您《八零年代二婚夫妻》第一时间在[小♂?说]更新,记住[(.)]??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s)?()

    她一听就知道,这是小星妹子的主意,开跃人沉稳,他应该想不到这个。

    ()?()

    孩子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到楼下去玩了,四个大人坐在一起,苏星夜又成为话题中心。

    “这件事,绝对是大有可为。”苏星夜先定下基调。

    “如果可以,我劝赵大哥和嫂子,你们也买一套。”苏星夜接着给两人重磅建议。

    “赵大哥你在房管局工作好几个月,肯定也看得明白,国家即将迎来经济腾飞,这种速度到底有多快,我们谁都想不到,可我肯定,必定比我们大部分人想象中的还要快。”

    这个时候,第一个万元户全国瞩目,甚至登上报纸电视,人人羡慕,人们能想到的最大成就,就是成为万元户,可不过几年,万元户就随处可见,甚至十万几十万,那些很多人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为现实。

    “经济要发展,现阶段,最宝贵的,一定是土地资源,所以接下来几十年,房地产一定是个经久不衰的行业。”

    一直到她穿越而来,房地产虽然没那么膨胀,可依旧非常稳。

    “各种商业应运而生,钱就会慢慢贬值,以前咱们五毛钱买一斤肉,现在就得一块钱,几年之后,可能就是五块钱,所以,钱只有在当下花掉,才不会贬值,买房,绝对能保住它最高的价值。”

    见几人都听得一脸严肃,她又笑起来,“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咱们都是自己人,你们随便听听,随便听听。”

    周大妮可能理解的不是那么清晰,赵自广却是被她狠狠说通了,“你说的对!”

    他心里盘算着自己家里的存款,琢磨着也该买一套。

    苏星夜就把这次带着的两千块钱拿出来。

    “现在什么形式还不清楚,不过我和沈开跃确定,要买,这是首付,后续手续需要什么,咱们再联系。”

    对着赵自广一家,她也不瞒着,把意外得了两根人参的事情说出来。

    赵自广和周大妮都不是说长道短的性子,听了也不会告诉别人,见沈开跃两口子这么信任自己,他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肯定给你们办的利利索索的。”

    不提赵自广之后怎么和周大妮商量,只说苏星夜一家人。

    辞别好友,了却一桩心事,临近年关,一家人的心都变得迫切起来。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下了汽车,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孩子们都撒了欢。

    苏晓扬几个开始觉得热,“妈妈,这边比咱们那里热好多啊。”

    沈开跃临下火车,已经换下棉衣,只穿着一件毛衣和外套,苏星夜也觉得暖乎乎的。

    “现在别脱,等到你舅舅家再换衣服。”沈开跃提着大包小包,苏星夜牢牢看着孩子们,想起这一路的景象。

    “变化真大。”她和沈开跃感慨。

    沈开跃嗯一声,他的感触更明显,以前那么多年,他每次回来探亲,都是一成不变的景色,只这一次,有些地方,他都不敢认。

    等到了苏夏阳家,苏星夜和孩子们更是惊讶,“哎呦,你舅舅家,怎么盖新房子啦??[(.)]??来?米?╬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几个孩子已经跟着苏晓扬上去敲门,“舅舅!舅妈!哥哥姐姐!()?()”

    里面立即传来刘素琴的声音,“我听着是晓扬他们啊,是小星开跃来了啊,快快快!()?()”

    大门吱扭一下被打开,刘素琴哈哈大笑着跑出来,“哎哟,我就听着是你们的声音,自打开跃打电报回来,我天天盼着呢,快点快点,哎呦,我这四个宝贝疙瘩,咋都这么胖啦,快进来。()?()”

    是的,经过苏星夜一年的努力,孩子们已经完全摆脱以前小瘦猴的模样,变得胖乎乎起来,脸上的婴儿肥鼓起来,别提多可爱了。

    把刘素琴爱的,这个摸摸那个抱抱,哪个都亲不够。

    苏星夜踏进这崭崭新的五间大瓦房,里面还铺着水泥地面,干净整洁,“嫂子,上次来信怎么没说盖房的事儿啊。”

    刘素琴推门让大家进屋坐,“上次还没盖好呢,你哥不让说,他啊,现在添了个毛病,凡是得有把握,我说这房子都快盖好了,那还有啥没把握的,他偏说怕有万一,你说把我气的,锤了他一顿,这做生意做生意的,整出一身臭毛病。”

    一看这房子,苏星夜就知道如今她哥这生意做得不赖,“我哥呢?”

    刘素琴笑着拿出早就给孩子们准备的零嘴,“结账去了,这不是,那段时间忙不过来,找两个帮工,现在活干完,也快过年,你哥给人家把钱结清。”

    苏星夜一脸惊喜,“我哥都有员工啦?”

    “啥员工不员工的,就是临时来帮忙的,你在信里说的那些,你哥都记着呢,就是按你说的找的人,你别说,人还真很会卖货。”

    苏星夜得意,“你看,听我的没错吧。”

    等苏夏阳回来,大家又是一番热闹,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高兴,苏夏阳就要给苏星夜说这生意的事情。

    苏星夜不愿意听,她从来没接触过这个,理论指导可以,让她操心这些,她才不愿意呢。

    “哥,你就别给我说啦,就让我安安心心当个小股东,以后等着吃分红吧。”

    苏夏阳见她确实没心思听,索性把沈开跃叫走了,这两口子,总得有个明白的才行。

    苏星夜乐得不用操心,靠着刘素琴发懒,“嫂子,还是回家好。”

    在外头她带孩子,回来,她就成孩子了,谁不愿意被照顾啊。

    刘素琴如今事事顺心,牵着苏星夜的手和她打趣,“那你回来呗,咱不去那边疆了。”

    苏星夜瞪大眼,“那可不行,我很喜欢那里的,孩子们也喜欢。”

    刘素琴看她,“不是因为开跃啊?”

    苏星夜有些脸红,“喂,嫂子,你变坏了,干嘛说沈开跃。”

    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刘素琴打心眼里笑出来,“嫂子是高兴

    的,上次去啊,你们两个也好,可是和现在不一样,这回我看着,你们两个,就和那新结婚的小夫妻一样,我这高兴呢。()?()”

    苏星夜拿脑袋顶她,“你看得怪清楚,干嘛说出来。()?()”

    可不是和新结婚一样,他们这属于先婚后爱呢。

    刘素琴更是开心,“行行行,不说不说,这回你看,咱俩新房也起来了,西屋老大,正好给你们睡,你原先那宅子,空着就是。()?()”

    苏星夜也不想去住,主要是那地方,给孩子和她,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回忆。

    “那以后回娘家,我可赖在嫂子这里不走了。?()?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星夜嘿嘿笑。

    刘素琴就喜欢她这亲热劲儿。

    离着年越来越近,家里没什么事,沈开跃帮着苏夏阳把生意收尾,苏星夜的任务就是带着孩子们玩。

    村里也有一条河,不过上面的冰不能上人,孩子们还挺遗憾,苏星夜就带着他们钓鱼。

    她每天带着一串小萝卜头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进出出,可把红叶村的人惊得不轻。

    “哎,你们看见了吗,苏家那个小星,回来探亲的。”

    “咋没看见,这小星以前就好看,现在更是不得了,长得就和那个外头说的那啥,海报上的明星似的,我看得真真的,还有她那男人,哎呦,更好看。”

    “你说,他们真的是去边疆了吗,我咋觉着不是呢,那边疆能这么养人?你看她那四个娃,哎呦,一个个又白净又胖乎,我都看不够,特别是最小那个,扎俩小啾啾,还是用红绳扎的呢,就和那年画上的娃娃一样,真馋人。”

    “是去边疆了吧,那素琴不是说了,跟着她男人去边疆的。”

    “我这就想不明白,那时候谁还说来着,说素琴黑心,把妹子给卖到千里遥远,鸟不拉屎的地方去,那啥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么养人啊,我都想去了。”

    “这还不算呢,你不知道她那四个娃,就和小神童似的,那天,那不孩子们都在村头玩呢,也不知道谁在那背书呢,哎呦,就小星那四个,啥啥都会,搁着咱家里,这么大还没上学吧,人家背诗头头是道的,那小丫头给给那帮傻小子解释呢。”

    “眼红,我可太眼红了。”

    “要不,咱们找小星问问,那边疆还能去人不?”

    去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有人真的拿这话问苏星夜了,她转达给刘素琴听,笑着和她说,“嫂子,你这卖小姑子的黑锅,可没啦。”

    刘素琴要是在乎那个,早就活不下去了,“那时候一个个说长道短的,现在可眼红了吧,眼红也没用。”

    刘素琴美滋滋的,越想小星这四个娃,越觉得那哪儿都好。

    “你说这四个,别说她们,我都想要啊,哎呦,一个个的,又懂事,又孝顺,那天我在那洗衣服,小月月还要帮我呢,这又是给我舀水,又是帮我晒衣服的,你说说,多好的孩子。”

    “还有还有,晓扬这孩子,看东西仔细,我这大拇指不是裂个口子,你哥都没发现呢,他看到了,那天晚上还把那油棍儿给我,说让我抹抹,用布包

    上,看看,多贴心。”

    她简直就是夸不够,“家宝也好,能吃,能吃是福啊,有礼就不爱吃饭,这几天跟着家宝,哎哟,一顿吃以前两顿,那家伙我看着他吃饭都馋的的慌,还有晓柳,天天笑嘻嘻的,看着都乐呵。”

    她摸着苏星夜的手,“你啊,你以后有福气。”

    苏星夜一扬下巴,“还用等以后啊,我现在就有福气。”

    当晚,她就指使几个小崽子。

    “来吧,妈妈这几天累,都给妈妈按按摩,晓扬家宝,封你们左右护法,一边一个肩膀,晓柳就给妈妈捶捶背吧。”

    几个小崽子很是听话,挽起袖子就开整,沈家宝一边给按一边问,“妈,你咋累了,我爸每天和舅舅忙,舅妈做饭,你干啥了?”

    苏星夜闭眼享受,“我带着你们玩,也很累啊,你们几个,现在都白白胖胖的了,妈妈养你们不容易,太胖不好,妈妈这是教你们锻炼身体呢。”

    沈家宝说不出反驳的话,指着沈月月,“那妹妹呢,妹妹比我们还胖呢,她咋不干活。”

    苏星夜哼笑,“妹妹是咱们家的小公主,这份工作只有你们这些个小王子有,妹妹就没有啦。”

    沈家宝想想,豪迈点头,“行,妹妹就别干了,这些活,我和大哥晓柳承包。”

    于是,几个小崽子吭哧吭哧的,很是卖力。

    苏星夜朝着刘素琴扬眉,“我这福气,咋样?”

    把刘素琴弄得哭笑不得,“你个皮猴,我看你是没个正形。”

    日子每天过的无比欢乐,眨眼就到过年。

    新房里,里里外外都要贴春联,一大早,孩子们都起来了,那个积极啊,孩子们多,就显得热闹,整个院子叽叽喳喳的。

    过年总是让人高兴的,苏星夜作为孩子们的带头人,负责监督孩子们贴,她背着手,总指挥的派头端的足足的,对着每个孩子的成果评头论足。

    “好,这个抬头见喜贴的真板正。”

    “哎呦,这是谁贴的呀,这福倒了,嗯嗯,福倒福到,很棒。”

    “哈哈,来来来,这个谁给贴反了,不用改不用改,上下联倒过来,也不也挺好。”

    一整个白天,家里都嘻嘻哈哈的。

    晚上才是重头戏。

    如今家里条件好很多,刘素琴一点也不省着,鸡鱼肉蛋应有尽有,还买些稀罕的大虾,一桌子满满当当十六个菜。

    苏星夜发出和孩子们一样的感慨,“实在太丰盛啦。”

    油爆大虾,红烧排骨,炖牛肉,羊肉汤,清蒸鱼,还有冬天里稀罕的小青菜,每个看着都好吃。

    他们带回来的榛蘑,也成了重头戏,炖个大公鸡,香的一条胡同都能闻到。

    苏夏阳还给孩子们买来好喝的果汁。

    再加上过年不能少的饺子,一顿团圆饭,这就开始了。

    噼里啪啦一顿鞭炮,暖灯照着每个人的笑脸,大家共同举杯。

    “过年好~”

    在苏有礼的记忆里,每个和姑姑一起过的年,都让人难忘。

    热热闹闹的年夜饭过去,她会笑着组织家里每个人表演才艺。

    晓扬会讲故事,家宝会说笑话,晓柳会背诗,月月会唱歌,姑姑呢,姑姑会弹欢快的曲子。

    她就那么随手拿着筷子,在桌上的茶杯,饭碗,汤盘之间,轻轻敲击,一曲欢快的音乐就流淌出来。

    她摇头晃脑,欢快的样子感染一屋子的人,不知不觉的,大家就跟着她唱歌。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

    这样的新年,可真好呀。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