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二婚夫妻 > 第 42 章 冬天的蔬菜
    昨天刘秀美刚回来,外头风也冷,小宝宝在包被里只粗粗看了一眼,他们还要安顿,苏星夜不好上门打扰,今天孩子们嚷着要去看,敲门的时候,苏星夜正朝篮子里放鸡蛋呢。

    说起来,如今家里基本实现鸡蛋自由了,当初周大妮留下了几只老母鸡,年初孵出来的野山鸡也开始下蛋,家里每天每人一个,下得多了还能剩下,自从刘秀美下山去,苏星夜就有意识存一些,如今正带着孩子们数鸡蛋,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去看小宝宝的时候,送给刘婶婶吃。

    听到敲门声,她起身去看,“谁呀?”

    一开门,苏星夜一愣,“你们怎么一块来了,想到孩子们的游戏区玩啊,进来吧。”

    几个妇女同志有的没登过苏星夜的家门,孩子倒是经常来,见苏晓扬几个出来,晓扬哥家宝哥的就喊上了。

    苏星夜摆手,“带着弟弟妹妹们去西屋玩吧。”

    没来过的几个妇女好奇,跟着到西屋一看,叹为观止,只觉自己没来错。

    苏星夜以为她们是带着孩子来玩的,没想到不是,等弄明白她们的意思,一时有些哭笑不得,“都要上学?”

    刚那几个孩子,虽说都比月月大些,可上一年级,在这个年代来说,还有些早。

    蒋二梅她们点头,“你看你家月月,那么小都能上学,我们家有平都比晓扬都大,也该上学了。”

    对蒋二梅家的这两个,苏星夜是没话说,依着她的意思,有平有宁早就该上学了,偏蒋二梅是个小心的,一直觉得孩子小,不放眼皮底下不放心,这回倒是舍得了。

    她点头,“你那俩能行,你们其他的,都太小了吧,再呆一年也行,明年正好。”

    其他几个表示,实在是想上啊。

    “孩子天天起床就问,啥时候能上学啊,哎呦,每天盼的不行。”

    “是啊,我说他太小,那家伙撒泼打滚,就想跟着一道上学去。”

    “我家那个早晨眼巴巴看着她哥上学,眼红的不行啊。”

    原本吧,大家是没想着让孩子上学的,这帮妇女都有些空,就算有工作的,看着孩子也不太耽误,可架不住苏星夜把上学整的太有意思。

    就说这几个月吧,大家是眼看着的,只要天气好,几乎每天孩子都出来玩,跑跑跳跳的,排成小火车一样到处走的,搞那个啥观察鉴赏的,连她们看着也好奇,别说孩子们了。

    这就罢了,关键人苏星夜教出来的孩子,还个顶个的厉害,就说那出了名的孙进友吧,家属院里都知道,这小子不好好学习,捣蛋鬼,大家心里也门儿清,就是那钱有花坏的,可是呢,就这样的孩子,都能硬生生让苏星夜给掰回来,你看那天,人那球踢的,真是好,听说在班里,现在学习也老认真的。

    这样的老师,把孩子交给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啊。

    早入学,那就早接受教育,他们也想要个干什么的很棒的娃啊。

    “我们这找团长嫂子说了,她啊,也是拿不定主意,让我们来找你,说只要你肯接,咱们就能送,小星妹子,你就收了我们这几个娃吧。”

    苏星夜是听明白了,合着不光孩子们在家闹着要上学,这些个父母心里也痒痒。

    她琢磨一下,“收也行,不过啊,这一下进来好几个学生,我怕是教不顾过来,我得和团长嫂子说说,再找个新老师。”

    其中一个妇女立马就举手,“我,我毛遂自荐。”

    正是一连指导员卫家国的媳妇曹笑笑。

    苏星夜对她印象很深,以前两人交集不多,毕竟她家算是和孙明一个阵营的,可自从开设体育课,但凡有踢足球的,曹笑笑必到,说是她们老家那边,足球队很多,以前经常看,就喜欢这个。

    她今天也带着自己孩子过来的,“我老早就想让我们家孩子跟着你上学了,她和你们家宝差不多大,就是啊,我们家丫头黏人,不愿意去,现在又开始哭着喊着要去,这不,她上学我也有空了,就想着和你一样,也跟着去当老师,我以前在家里,也是带过小学老师的。”

    她这么一说,大家就点头,“我看笑笑行,她丫头虽然没上学,可知识学不老少,她和小星两个当老师,还能轮流歇歇。”

    “对对,领导不也说,小学小班这课程一多,工作量就大,准备再找个老师呢。”

    对苏星夜来说,这是好事,“行,只要你们愿意,可以送,只不过,第一年不一定能跟上,咱们主要呢,就是培养活动能力,成绩跟不上你们也不要着急,明年还得上一年级的。”

    这个家长们都懂。

    孩子们还没玩够呢,就被家长们扯走,他们急啊,赶着去找领导说孩子们上学的事,曹笑笑也要通过领导初步考核。

    苏星夜送走人,继续带着家里四小只准备东西,苏晓扬已经快速明白刚才那群大娘婶子来的目的,“妈妈,我们班要来新同学?”

    苏星夜拿块红布,把篮子里的鸡蛋盖好,点头,“对啊,你看刚才来的那些弟弟妹妹,他们都羡慕你们上学呢,想跟你们一起,欢不欢迎?”

    沈月月点点小脑袋,“欢迎欢迎,这样以后我当班长,就能管更多的人啦。”

    小丫头对当班长的兴趣,比其他三个哥哥都大,苏星夜想着,大概是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当班长就像家里老大一样,管着一群小孩子,所以才乐此不疲。

    苏星夜给她拽拽刚才和大家一起玩得起皱的衣服,“欢迎就好啦,等他们上学,咱们呢,就来个迎新欢迎会,欢迎他们的到来,月月不是喜欢唱歌,到时候,再唱歌给他们听。”

    她起身,“走吧,去刘婶婶家看小宝宝去。”

    陈志国家里点了炕,屋里热乎乎的。

    几个孩子还是第一次见那么小的孩子,一脸惊奇。

    “妈妈,小妹妹好小。”

    “妈妈,她怎么不睁眼。”

    “你看你看,她吐泡泡。”

    苏星夜来前已经叮嘱,几个孩子声音都小小的,脸上带着兴奋。

    看了一会,苏星夜让刘秀美把孩子放下,“好啦,妹妹要睡觉的,你们自己玩去吧。”

    小宝宝不睁眼,也不会动不会笑,过了那个新鲜劲儿,孩子们也不好奇了,就要出去玩。

    苏星夜和他们说好一会去小操场找他们,摆摆手就放人。

    几个孩子呼啦啦跑出去,刘秀美看的一脸笑,“都长大不少,可真好。”

    苏星夜笑她,“还羡慕呢,这不,你家的马上也能跟上脚步了。”

    有了孩子,刘秀美整个人都沉静下来,心里放下一桩大事,她是这个年代妇女的典型,虽然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可想的最多的,还是要有个孩子。

    “就盼着她快点长大,以后也像月月一样健健康康的。”

    她看向苏星夜提来的鸡蛋,“你留着给孩子们吃就是,怎么还带给我。”

    苏星夜把上头的红布拿下来,“孩子们有,没给你带多少,这块红布,是过年的时候,我嫂子拿来的,我当时就摸着可好,又舒服又柔软,你留着,等以后,给小宝宝做件衣裳穿。”

    刘秀美伸手一摸,“你这又送鸡蛋又送布的,这些东西,在咱们这里都是稀罕的。”

    苏星夜笑,“没办法啊,谁让我是她干妈呢,我这最小的闺女,肯定要好好疼着。”

    两人说笑几句,刘秀美到底是刚生了孩子,不能太劳累,苏星夜让她好好休息,就出门找四个孩子去。

    刚到小操场,就听着一阵哈哈声,简直不要太欢乐。

    苏星夜见王凤嫂子也在,走过去问,“怎么啦,笑这么开心?”

    王凤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还不是你们家宝,哎哟笑死我了,可真是个活宝。”

    原来,几个小家伙看完刘秀美家的小妹妹,一到小操场,沈家宝又开始叭叭叭。

    身边围着一群小孩,他说得可起劲儿。

    “我们去看刘婶婶家的小妹妹了,可小了。”

    “就是不会说话也不会笑,妈妈说现在没法跟我们玩。”

    “她还会吐泡泡呢。”

    小卖部里人不少,天气不错,都在屋外头晒太阳,听着沈家宝的话,扬声问,“你妹妹好还是刘婶婶家的小妹妹好啊。”

    沈家宝想了想,“都好,我妹妹可以和我们做游戏,刘婶婶家的小妹妹也行。”

    王凤就说他,“你刚才不是还说,没法和你们玩来着。”

    沈家宝逻辑老清晰,“她不用玩,可以当道具,以前我和圆圆玩过家家,我生娃娃的时候,都是用沙包当娃娃,小妹妹要和我们玩,就不用沙包啦。”

    一句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王凤笑弯腰,“为啥是你生娃娃啊?”

    沈家宝有些愤愤,“因为我打不过圆圆。”

    打不过,就得听话,这是圆圆说的。

    哎呦哎呦,小孩子说话,怎么就那么好玩呢,王凤笑得肚子疼。

    沈家宝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小拳头一挥,“走,不和她们说啦,咱们玩木头人游戏去。”

    一群孩子朝着小操场一边跑去,留下一群人笑个不停。

    苏星夜听得直笑,家宝这孩子,和周嫂子家的小圆圆没少打架,可两人关系也比别的孩子好的多,赵大哥一家人离开好几个月,家宝这孩子,还时不时提起赵圆圆这个小伙伴。

    时间嗖然而过,第一场大雪降临,孩子们又有了新的乐趣,去年玩过的东西纷纷搬出来,小操场重新成为欢乐的海洋,不过,晓扬他们的装备全面升级。

    两颗人参,沈开跃卖了两千多块钱,这种天降横财,两人都没想着自己怎么花,两千块还在苏星夜手里,她打算寄给苏夏阳,如果花不到,就给她买房子。

    这年头,如果不做生意,投资房产也是一本万利。

    剩下的,除了买些吃的,就给小家伙们买了真正的轮滑鞋。

    沈开跃还托人给晓柳在外面,买了一套轮滑专业用书,用苏星夜的话说,晓柳有轮滑天赋,他也喜欢,自然不能浪费,她的底子毕竟有限,还是跟着专业的来最好,虽然有个专业老师带着才是最完美的选择,可是条件有限,索性苏星夜虽不是专业,也还精通,照着书本教,总不至于走偏。

    除了新的轮滑鞋,苏星夜还带给孩子们新的乐趣,那就是种蔬菜。

    一入冬,炕就烧起来了,沈开跃从军区回来后,有空就劈木头,南屋又码起了整整齐齐的木头垛,每天把家里的炕烧的热乎乎的。

    西配房是最远的一个地方,往常通气口都是关着的,今年苏星夜让沈开跃打开了,不过几天,西配房就热乎起来。

    苏星夜就带着孩子们在里面种蔬菜。

    去年他们来的匆忙,一家人都要适应,苏星夜没有那么多时间,今年不一样,菜园里收货很多的种子,冬天就可以在温室里种起来。

    冬天里种蔬菜,这对孩子们来说简直太惊奇。

    因为修路,营地里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团长已经发话,申请已经打下来,这些木头目前就归团里所有,如果有需要,每家都能领,苏星夜就让沈开跃领了一些,做出四个三十公分深大约一我是笨蛋,哼,我要让她承认,她才是笨蛋呢’

    苏星夜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乐趣,没想到沈开跃给了她更大的惊喜。

    进了腊月,孩子们早早放假,苏星夜照例每天带着孩子们玩,等待过年,这天,沈开跃回来,让她收拾收拾东西,回家。

    苏星夜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回家,回老家探亲啊?”

    沈开跃点头,拿出兜里叠起来的一张纸,“嗯,探亲假批了。”

    苏星夜接过来一看,哇啊啊一下蹦到沈开跃身上,吧唧亲他一口,“沈开跃!”

    沈开跃伸手托住她,嘴角弯起,“开心?”

    能不开心吗,苏星夜使劲点头,“怎么之前没给我说啊。”

    惊喜来的太突然,她都有些不信。

    原本沈开跃就担着二连的连长,现在加入新的武器装备,他又担任技术员,专门训练新成立的小组,每天更忙,她心里还想呢,以后想探亲,估计都难,没想到沈开跃不声不响的,探亲假就批下来了。

    “提前告诉你,怕办不下来你难过,假期一个月,后天走。”

    苏星夜在他胸前趴着,掰着手指头算,“一个月,好长时间,现在是腊月十八,咱们来回路上一星期,还剩二十多天呢,哇,太好了。”

    她撑着他胸膛就要起来,可没能起身,他一手托她,一手按住她后背,“只开心一下?”

    苏星夜伸手圈住她脖颈,“好吧,两下。”

    她又凑近他,亲一下。

    她脸上笑意盎然,好像会传染,让沈开跃跟着心情都好起来,撤回的时候,被他按住,加深。

    半晌,苏星夜有些腿软,“喂,沈开跃,你别过分。”

    她还要赶紧给孩子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呢。

    沈开跃放下她,拇指按一下她唇角,放人,“去吧。”

    孩子们知道这个消息,知道能回老家看舅舅舅妈和哥哥姐姐,抱在一起蹦蹦跳跳。

    新环境,新路程,未知的东西,总是让孩子们兴奋。

    除了一些衣服,家里没什么要收拾的,冬天天冷,天然冰箱,吃食什么的都能放住,家里的鸡托人每天照顾一下就行,唯一一点,他们走后不烧炕,估计西配房的植物都要冻死。

    索性已经收获一茬,不算浪费。

    因为要探亲,苏星夜就和孩子们把剩下的蔬菜都采下来,开始送人。

    嫩绿绿的菠菜,脆生生的小生菜,还有包水饺特好吃的韭菜,吃一茬还能长一茬的小蒜苗,细细长长的小水葱。

    水灵灵的蔬菜放到筐里,端到陈英家的时候,她眼睛都直了。

    “乖乖,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稀罕东西啊,要过年了,这玩意可金贵。”陈英都有些不敢碰。

    苏星夜抱着小莹莹玩,“自己种的啊。”

    沈家宝可骄傲了,刚妈妈带着他们送给崔凤大娘还有刘婶婶两家邻居,她们都不信呢,知道是他和哥哥弟弟还有妹妹种出来的,还夸他们啦。

    “陈大娘,就是我们种出来的,我,大哥,弟弟还有妹妹,我们一人一个大花盆,种出来的。”

    他连说再比划,说得陈英目瞪口呆的。

    “小星,真有你的,真是你们自己种的啊?”

    在她的意识里,边疆的冬天除了冷没别的,而冷又是蔬菜的天敌,谁也没想到,冬天还能种菜啊。

    苏星夜点头,“我们这西配房不是闲着没用,在那屋摸索着种了点,我也没想到,真能成。”

    他帮孩子们选的,全是耐寒的蔬菜,她觉得应该能长,可也没想到长这么好。

    好嘛,家属院立即就有了新潮流,搞温室种植。

    大冬天的,外面大雪纷纷,咱们屋里能吃上绿油油的小菜,谁不想啊。

    别看这青菜夏天不稀罕,可冬天就成了金贵东西。

    原本家属院里好些人,冬天都是堵死西配房的,只要不住人,那能省一个是一个,可现在,这就有了新用途,赶紧的,烧起来,咱种菜。

    苏星夜一家离开的时候,家属院里种的热火朝天的。

    再次登上火车,一家人的心情和上一次天差地别,那一次刚刚组建新家庭,孩子们不熟悉,离别又让孩子们分外难过,可这次,他们带着笑和期盼,一家人和和美美,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出发。

    不过,探亲的计划有些微的改变,苏星夜他们中间要下车一趟,昨天两人和孩子们商量好,中间从京市下车,到冀省赵大伯家做客。

    离开好几个月,沈开跃惦记他的老伙计,苏星夜也想看看周嫂子和孩子们,索性顺路,花一两天的时间去看望朋友,在寒冬腊月里相聚,想想都美好。

    孩子们自然愿意,特别是沈家宝,举双手赞同。

    他振臂欢呼。

    “驴肉火烧,牛肉汤,大包子烧鸡,我来啦!”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刘秀美刚回来,外头风也冷,小宝宝在包被里只粗粗看了一眼,他们还要安顿,苏星夜不好上门打扰,今天孩子们嚷着要去看,敲门的时候,苏星夜正朝篮子里放鸡蛋呢。

    说起来,如今家里基本实现鸡蛋自由了,当初周大妮留下了几只老母鸡,年初孵出来的野山鸡也开始下蛋,家里每天每人一个,下得多了还能剩下,自从刘秀美下山去,苏星夜就有意识存一些,如今正带着孩子们数鸡蛋,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去看小宝宝的时候,送给刘婶婶吃。

    听到敲门声,她起身去看,“谁呀?”

    一开门,苏星夜一愣,“你们怎么一块来了,想到孩子们的游戏区玩啊,进来吧。”

    几个妇女同志有的没登过苏星夜的家门,孩子倒是经常来,见苏晓扬几个出来,晓扬哥家宝哥的就喊上了。

    苏星夜摆手,“带着弟弟妹妹们去西屋玩吧。”

    没来过的几个妇女好奇,跟着到西屋一看,叹为观止,只觉自己没来错。

    苏星夜以为她们是带着孩子来玩的,没想到不是,等弄明白她们的意思,一时有些哭笑不得,“都要上学?”

    刚那几个孩子,虽说都比月月大些,可上一年级,在这个年代来说,还有些早。

    蒋二梅她们点头,“你看你家月月,那么小都能上学,我们家有平都比晓扬都大,也该上学了。”

    对蒋二梅家的这两个,苏星夜是没话说,依着她的意思,有平有宁早就该上学了,偏蒋二梅是个小心的,一直觉得孩子小,不放眼皮底下不放心,这回倒是舍得了。

    她点头,“你那俩能行,你们其他的,都太小了吧,再呆一年也行,明年正好。”

    其他几个表示,实在是想上啊。

    “孩子天天起床就问,啥时候能上学啊,哎呦,每天盼的不行。”

    “是啊,我说他太小,那家伙撒泼打滚,就想跟着一道上学去。”

    “我家那个早晨眼巴巴看着她哥上学,眼红的不行啊。”

    原本吧,大家是没想着让孩子上学的,这帮妇女都有些空,就算有工作的,看着孩子也不太耽误,可架不住苏星夜把上学整的太有意思。

    就说这几个月吧,大家是眼看着的,只要天气好,几乎每天孩子都出来玩,跑跑跳跳的,排成小火车一样到处走的,搞那个啥观察鉴赏的,连她们看着也好奇,别说孩子们了。

    这就罢了,关键人苏星夜教出来的孩子,还个顶个的厉害,就说那出了名的孙进友吧,家属院里都知道,这小子不好好学习,捣蛋鬼,大家心里也门儿清,就是那钱有花坏的,可是呢,就这样的孩子,都能硬生生让苏星夜给掰回来,你看那天,人那球踢的,真是好,听说在班里,现在学习也老认真的。

    这样的老师,把孩子交给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啊。

    早入学,那就早接受教育,他们也想要个干什么的很棒的娃啊。

    “我们这找团长嫂子说了,她啊,也是拿不定主意,让我们来找你,说只要你肯接,咱们就能送,小星妹子,你就收了我们这几个娃吧。”

    苏星夜是听明白了,合着不光孩子们在家闹着要上学,这些个父母心里也痒痒。

    她琢磨一下,“收也行,不过啊,这一下进来好几个学生,我怕是教不顾过来,我得和团长嫂子说说,再找个新老师。”

    其中一个妇女立马就举手,“我,我毛遂自荐。”

    正是一连指导员卫家国的媳妇曹笑笑。

    苏星夜对她印象很深,以前两人交集不多,毕竟她家算是和孙明一个阵营的,可自从开设体育课,但凡有踢足球的,曹笑笑必到,说是她们老家那边,足球队很多,以前经常看,就喜欢这个。

    她今天也带着自己孩子过来的,“我老早就想让我们家孩子跟着你上学了,她和你们家宝差不多大,就是啊,我们家丫头黏人,不愿意去,现在又开始哭着喊着要去,这不,她上学我也有空了,就想着和你一样,也跟着去当老师,我以前在家里,也是带过小学老师的。”

    她这么一说,大家就点头,“我看笑笑行,她丫头虽然没上学,可知识学不老少,她和小星两个当老师,还能轮流歇歇。”

    “对对,领导不也说,小学小班这课程一多,工作量就大,准备再找个老师呢。”

    对苏星夜来说,这是好事,“行,只要你们愿意,可以送,只不过,第一年不一定能跟上,咱们主要呢,就是培养活动能力,成绩跟不上你们也不要着急,明年还得上一年级的。”

    这个家长们都懂。

    孩子们还没玩够呢,就被家长们扯走,他们急啊,赶着去找领导说孩子们上学的事,曹笑笑也要通过领导初步考核。

    苏星夜送走人,继续带着家里四小只准备东西,苏晓扬已经快速明白刚才那群大娘婶子来的目的,“妈妈,我们班要来新同学?”

    苏星夜拿块红布,把篮子里的鸡蛋盖好,点头,“对啊,你看刚才来的那些弟弟妹妹,他们都羡慕你们上学呢,想跟你们一起,欢不欢迎?”

    沈月月点点小脑袋,“欢迎欢迎,这样以后我当班长,就能管更多的人啦。”

    小丫头对当班长的兴趣,比其他三个哥哥都大,苏星夜想着,大概是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当班长就像家里老大一样,管着一群小孩子,所以才乐此不疲。

    苏星夜给她拽拽刚才和大家一起玩得起皱的衣服,“欢迎就好啦,等他们上学,咱们呢,就来个迎新欢迎会,欢迎他们的到来,月月不是喜欢唱歌,到时候,再唱歌给他们听。”

    她起身,“走吧,去刘婶婶家看小宝宝去。”

    陈志国家里点了炕,屋里热乎乎的。

    几个孩子还是第一次见那么小的孩子,一脸惊奇。

    “妈妈,小妹妹好小。”

    “妈妈,她怎么不睁眼。”

    “你看你看,她吐泡泡。”

    苏星夜来前已经叮嘱,几个孩子声音都小小的,脸上带着兴奋。

    看了一会,苏星夜让刘秀美把孩子放下,“好啦,妹妹要睡觉的,你们自己玩去吧。”

    小宝宝不睁眼,也不会动不会笑,过了那个新鲜劲儿,孩子们也不好奇了,就要出去玩。

    苏星夜和他们说好一会去小操场找他们,摆摆手就放人。

    几个孩子呼啦啦跑出去,刘秀美看的一脸笑,“都长大不少,可真好。”

    苏星夜笑她,“还羡慕呢,这不,你家的马上也能跟上脚步了。”

    有了孩子,刘秀美整个人都沉静下来,心里放下一桩大事,她是这个年代妇女的典型,虽然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可想的最多的,还是要有个孩子。

    “就盼着她快点长大,以后也像月月一样健健康康的。”

    她看向苏星夜提来的鸡蛋,“你留着给孩子们吃就是,怎么还带给我。”

    苏星夜把上头的红布拿下来,“孩子们有,没给你带多少,这块红布,是过年的时候,我嫂子拿来的,我当时就摸着可好,又舒服又柔软,你留着,等以后,给小宝宝做件衣裳穿。”

    刘秀美伸手一摸,“你这又送鸡蛋又送布的,这些东西,在咱们这里都是稀罕的。”

    苏星夜笑,“没办法啊,谁让我是她干妈呢,我这最小的闺女,肯定要好好疼着。”

    两人说笑几句,刘秀美到底是刚生了孩子,不能太劳累,苏星夜让她好好休息,就出门找四个孩子去。

    刚到小操场,就听着一阵哈哈声,简直不要太欢乐。

    苏星夜见王凤嫂子也在,走过去问,“怎么啦,笑这么开心?”

    王凤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还不是你们家宝,哎哟笑死我了,可真是个活宝。”

    原来,几个小家伙看完刘秀美家的小妹妹,一到小操场,沈家宝又开始叭叭叭。

    身边围着一群小孩,他说得可起劲儿。

    “我们去看刘婶婶家的小妹妹了,可小了。”

    “就是不会说话也不会笑,妈妈说现在没法跟我们玩。”

    “她还会吐泡泡呢。”

    小卖部里人不少,天气不错,都在屋外头晒太阳,听着沈家宝的话,扬声问,“你妹妹好还是刘婶婶家的小妹妹好啊。”

    沈家宝想了想,“都好,我妹妹可以和我们做游戏,刘婶婶家的小妹妹也行。”

    王凤就说他,“你刚才不是还说,没法和你们玩来着。”

    沈家宝逻辑老清晰,“她不用玩,可以当道具,以前我和圆圆玩过家家,我生娃娃的时候,都是用沙包当娃娃,小妹妹要和我们玩,就不用沙包啦。”

    一句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王凤笑弯腰,“为啥是你生娃娃啊?”

    沈家宝有些愤愤,“因为我打不过圆圆。”

    打不过,就得听话,这是圆圆说的。

    哎呦哎呦,小孩子说话,怎么就那么好玩呢,王凤笑得肚子疼。

    沈家宝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小拳头一挥,“走,不和她们说啦,咱们玩木头人游戏去。”

    一群孩子朝着小操场一边跑去,留下一群人笑个不停。

    苏星夜听得直笑,家宝这孩子,和周嫂子家的小圆圆没少打架,可两人关系也比别的孩子好的多,赵大哥一家人离开好几个月,家宝这孩子,还时不时提起赵圆圆这个小伙伴。

    时间嗖然而过,第一场大雪降临,孩子们又有了新的乐趣,去年玩过的东西纷纷搬出来,小操场重新成为欢乐的海洋,不过,晓扬他们的装备全面升级。

    两颗人参,沈开跃卖了两千多块钱,这种天降横财,两人都没想着自己怎么花,两千块还在苏星夜手里,她打算寄给苏夏阳,如果花不到,就给她买房子。

    这年头,如果不做生意,投资房产也是一本万利。

    剩下的,除了买些吃的,就给小家伙们买了真正的轮滑鞋。

    沈开跃还托人给晓柳在外面,买了一套轮滑专业用书,用苏星夜的话说,晓柳有轮滑天赋,他也喜欢,自然不能浪费,她的底子毕竟有限,还是跟着专业的来最好,虽然有个专业老师带着才是最完美的选择,可是条件有限,索性苏星夜虽不是专业,也还精通,照着书本教,总不至于走偏。

    除了新的轮滑鞋,苏星夜还带给孩子们新的乐趣,那就是种蔬菜。

    一入冬,炕就烧起来了,沈开跃从军区回来后,有空就劈木头,南屋又码起了整整齐齐的木头垛,每天把家里的炕烧的热乎乎的。

    西配房是最远的一个地方,往常通气口都是关着的,今年苏星夜让沈开跃打开了,不过几天,西配房就热乎起来。

    苏星夜就带着孩子们在里面种蔬菜。

    去年他们来的匆忙,一家人都要适应,苏星夜没有那么多时间,今年不一样,菜园里收货很多的种子,冬天就可以在温室里种起来。

    冬天里种蔬菜,这对孩子们来说简直太惊奇。

    因为修路,营地里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团长已经发话,申请已经打下来,这些木头目前就归团里所有,如果有需要,每家都能领,苏星夜就让沈开跃领了一些,做出四个三十公分深大约一我是笨蛋,哼,我要让她承认,她才是笨蛋呢’

    苏星夜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乐趣,没想到沈开跃给了她更大的惊喜。

    进了腊月,孩子们早早放假,苏星夜照例每天带着孩子们玩,等待过年,这天,沈开跃回来,让她收拾收拾东西,回家。

    苏星夜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回家,回老家探亲啊?”

    沈开跃点头,拿出兜里叠起来的一张纸,“嗯,探亲假批了。”

    苏星夜接过来一看,哇啊啊一下蹦到沈开跃身上,吧唧亲他一口,“沈开跃!”

    沈开跃伸手托住她,嘴角弯起,“开心?”

    能不开心吗,苏星夜使劲点头,“怎么之前没给我说啊。”

    惊喜来的太突然,她都有些不信。

    原本沈开跃就担着二连的连长,现在加入新的武器装备,他又担任技术员,专门训练新成立的小组,每天更忙,她心里还想呢,以后想探亲,估计都难,没想到沈开跃不声不响的,探亲假就批下来了。

    “提前告诉你,怕办不下来你难过,假期一个月,后天走。”

    苏星夜在他胸前趴着,掰着手指头算,“一个月,好长时间,现在是腊月十八,咱们来回路上一星期,还剩二十多天呢,哇,太好了。”

    她撑着他胸膛就要起来,可没能起身,他一手托她,一手按住她后背,“只开心一下?”

    苏星夜伸手圈住她脖颈,“好吧,两下。”

    她又凑近他,亲一下。

    她脸上笑意盎然,好像会传染,让沈开跃跟着心情都好起来,撤回的时候,被他按住,加深。

    半晌,苏星夜有些腿软,“喂,沈开跃,你别过分。”

    她还要赶紧给孩子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呢。

    沈开跃放下她,拇指按一下她唇角,放人,“去吧。”

    孩子们知道这个消息,知道能回老家看舅舅舅妈和哥哥姐姐,抱在一起蹦蹦跳跳。

    新环境,新路程,未知的东西,总是让孩子们兴奋。

    除了一些衣服,家里没什么要收拾的,冬天天冷,天然冰箱,吃食什么的都能放住,家里的鸡托人每天照顾一下就行,唯一一点,他们走后不烧炕,估计西配房的植物都要冻死。

    索性已经收获一茬,不算浪费。

    因为要探亲,苏星夜就和孩子们把剩下的蔬菜都采下来,开始送人。

    嫩绿绿的菠菜,脆生生的小生菜,还有包水饺特好吃的韭菜,吃一茬还能长一茬的小蒜苗,细细长长的小水葱。

    水灵灵的蔬菜放到筐里,端到陈英家的时候,她眼睛都直了。

    “乖乖,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稀罕东西啊,要过年了,这玩意可金贵。”陈英都有些不敢碰。

    苏星夜抱着小莹莹玩,“自己种的啊。”

    沈家宝可骄傲了,刚妈妈带着他们送给崔凤大娘还有刘婶婶两家邻居,她们都不信呢,知道是他和哥哥弟弟还有妹妹种出来的,还夸他们啦。

    “陈大娘,就是我们种出来的,我,大哥,弟弟还有妹妹,我们一人一个大花盆,种出来的。”

    他连说再比划,说得陈英目瞪口呆的。

    “小星,真有你的,真是你们自己种的啊?”

    在她的意识里,边疆的冬天除了冷没别的,而冷又是蔬菜的天敌,谁也没想到,冬天还能种菜啊。

    苏星夜点头,“我们这西配房不是闲着没用,在那屋摸索着种了点,我也没想到,真能成。”

    他帮孩子们选的,全是耐寒的蔬菜,她觉得应该能长,可也没想到长这么好。

    好嘛,家属院立即就有了新潮流,搞温室种植。

    大冬天的,外面大雪纷纷,咱们屋里能吃上绿油油的小菜,谁不想啊。

    别看这青菜夏天不稀罕,可冬天就成了金贵东西。

    原本家属院里好些人,冬天都是堵死西配房的,只要不住人,那能省一个是一个,可现在,这就有了新用途,赶紧的,烧起来,咱种菜。

    苏星夜一家离开的时候,家属院里种的热火朝天的。

    再次登上火车,一家人的心情和上一次天差地别,那一次刚刚组建新家庭,孩子们不熟悉,离别又让孩子们分外难过,可这次,他们带着笑和期盼,一家人和和美美,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出发。

    不过,探亲的计划有些微的改变,苏星夜他们中间要下车一趟,昨天两人和孩子们商量好,中间从京市下车,到冀省赵大伯家做客。

    离开好几个月,沈开跃惦记他的老伙计,苏星夜也想看看周嫂子和孩子们,索性顺路,花一两天的时间去看望朋友,在寒冬腊月里相聚,想想都美好。

    孩子们自然愿意,特别是沈家宝,举双手赞同。

    他振臂欢呼。

    “驴肉火烧,牛肉汤,大包子烧鸡,我来啦!”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