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二婚夫妻 > 第 33 章 毒蛇
    “啥臭啦,啥臭啦,这明明就是好好的鸡蛋,小孩子家家的别胡说!”钱有花声音异常高亢。

    孙进友捏着鼻子瞪大眼睛,放下手一闻,又立即捏上了,“妈,你鼻子不管用啦。”

    他看一眼旁边的孙进桃,“姐,你闻着了吗?”

    孙进桃翻个白眼,“当然闻到了,妈,你那鸡蛋你看看,蛋黄都变成黑的了,鸡蛋臭啦。”

    钱有花狠狠喘了两口气,“两个兔崽子,滚,天天的就知道吃喝拉撒,我上辈子欠你们的,别在这里碍眼。”

    姐弟两个对视一眼,伸舌头略略略几下,“谁让你生我们来着,生了就得养,我要吃好的鸡蛋,这个臭鸡蛋,不吃!”

    钱有花抬手,俩娃蹭一下蹿屋里去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钱有花骂骂咧咧,重新取个碗,又打个鸡蛋。

    不用想,四五个鸡蛋,全臭了。

    想也知道,这鸡蛋用热烘烘的暖水袋,暖了俩月,不通风不透气,捂的严严实实,不臭才怪呢。

    钱有花心疼的在滴血,“你说这该死的鸡蛋,你怎么就没长出来小鸡,这一个个的,我没去学习怎么了,没学习也是这样孵,臭了是吧,臭了我也把你们炒了!”

    她一股脑的把鸡蛋放锅里,硬生生忍着把臭鸡蛋炒熟了。

    三连长家这顿饭,吃得尤其艰难。

    孙明一进自己家的胡同,就觉得一股别样的臭气扑面而来,“哎呦,这谁家弄得东西,臭哄哄的,这吃饭的点儿呢,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没想到,越往家里走,这味儿越浓,一进家门,简直就是辣眼睛。

    “钱有花!你弄的什么东西!”孙明到底没进家门,退后两步冲着门口喊。

    另一头的胡同口,伸出两个小脑袋,孙进桃和孙进友朝他挥手,“爸,我妈炒的臭鸡蛋,臭死啦,她还要我们吃!”

    孙明一下瞪大眼睛,“你个傻婆娘,你这是要害死老子两个娃。”

    钱有花在家里被熏的掉眼泪,看着盘子里一团黑漆漆的鸡蛋,她刚吃了一口,直接吐了,这实在是不能吃,这可是四五个鸡蛋啊。

    “这鸡蛋有点臭了,我寻思着炒炒还能吃呢。”她心疼的厉害。

    孙明气得直哆嗦,“我看你是傻了,那好好的鸡蛋你能给放臭了,臭了还不赶紧扔了!”

    钱有花最后只能含泪把臭鸡蛋埋了。

    这股子臭味一直到第二天才散去,自然又成了家属院的话题。

    “钱嫂子,你家昨天做的啥啊,那臭烘烘的,哎呦,我家孩子饭都吃不下。”

    “就是,我在屋里都闻到了,这天儿虽然热了,可还没到夏天呢,你咋就把东西放臭了。”

    钱有花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啊,啊,没事,一点子东西,放,放坏了。”

    她不说,苏星夜门儿清,上辈子也不是没闻过,昨天她一下就确定了,那是臭鸡蛋的味儿。

    想也知道,肯定是钱有花孵小鸡失败,那鸡蛋坏了还舍不得扔。

    左右两人也没什么大过节,她看破不说破就是了。

    不过孩子们因为闻了臭味,弄得好几天没有食欲。

    沈家宝一时间更想赵圆圆了。

    不是想那个老打他的小坏蛋,而是想她吃的那些好东西。

    他时不时跟在苏星夜后头,碎碎念,“咱们什么时候找圆圆去啊,那些好吃的,她肯定都吃上了。”

    苏星夜觉得这小子要旧病复发,这挑食的兆头又冒出来了,“我做的哪个不好吃,你还挑三拣四的。”

    沈家宝摸摸肚皮,“那你也做不出来那个什么驴肉火烧和牛肉汤。”

    苏星夜背着手围着他转两圈,“哎呦,你这要求还挺高啊。”

    “啊”,沈家宝点头,“好吃的肉,我想吃。”

    苏星夜看向坐在一边认真写字的苏晓扬,还有另一边涂涂画画的晓柳和月月,“来,三个宝贝,咱家的沈家宝同志呢,要吃这吃那,你赵大伯家的驴肉火烧和牛肉汤,你们觉得他这想法怎么样?”

    三个孩子看看沈家宝,异常淡定,异口同声,“想的美!”

    苏星夜打个响指,“听见了吧。”

    沈家宝气得跺脚,“你们,坏蛋大哥,臭晓柳月月,那到时候你们别吃。”

    沈月月翘着小脚晃来晃去,“为什么不吃啊,等以后爸爸妈妈带我们,去找圆圆姐,我们就能吃到了,现在又吃不着,你当然就是想的美啦,以前你还要当美猴王呢,会七十二变,后来又要当猪八戒,能吃好多好吃的,妈妈说了,你那都是想得美,现在也是,想得美。”

    苏星夜忍俊不禁,主要是沈家宝这小子,脑袋天马行空的,实在太跳脱,有一次他还要变得比月月小,这样全家都让着他,好吃的都给他,苏星夜也说他想的美。

    这话说的多了,但凡这小子有个什么无赖的想法,几个孩子习惯性的就用这三个字反驳他,很好玩。

    不过苏星夜说归说,总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家宝别急啦,虽然呢,咱们现在吃不到你赵大伯家那么多好吃的,可是啊,咱家马上也要上新的美食了。”

    她卖个关子,“来,家宝好好坐着,和哥哥一样,把这几个字写五遍,然后我就告诉你们是什么。”

    有吃的吊着,沈家宝积极性大涨,不一会几个孩子就完成任务了。

    苏星夜把他们小菜园的观察日记拿出来,“来来来,咱们看看,你们每个人的蔬菜水果,是不是快熟了。”

    几个孩子眼前一亮,他们的小菜园!

    原本苏星夜每隔几天就要带着孩子们去小菜园看看,把每个孩子的观察结果记下来,可这段时间,赵自广一家刚走,对孩子们影响很大,两家关系太近,孩子们也曾同吃同睡,在一起那么长时间,突然走了,孩子们都不适应。

    “这几天咱们没去,都是爸爸帮我们照顾小菜园的,我来看看上次咱们记下的。”

    她翻着本子,“从晓扬开始,哦,你的大葱呢,长得越来越好,上次我们还拔了几颗回来呢,茄子也长出一个小小的了,我觉得现在,小茄子应该已经长大了吧。”

    “再看家宝,嗯,好几个西红柿都有拳头大小了,还是青青的。”

    沈家宝眼睛一亮,“现在看肯定红啦。”

    苏星夜又朝后看,“晓柳的黄瓜呀,上次咱们去的时候,有妈妈的手掌长了,月月的萝卜,也露出白白的果实了。”

    苏晓柳牵着沈月月的手,“妈妈,我们去看吧。”

    沈月月也迫不及待,“拔萝卜,给软软吃。”

    苏星夜这么一打岔,沈家宝就把赵大伯家那些个好吃的忘脑后了,毕竟,那些可是吃不着,他们菜园里那些,就要熟了,他挥挥手臂,“快走吧,出发!”

    苏星夜拿个提篮,带着他们慢悠悠朝前走,路过学校的时候,听到里面郎朗的读书声。

    苏晓扬听着他们在背诗,那诗苏星夜教过,他心里跟着默默背了一遍,问苏星夜,“妈,我们什么时候上学?”

    苏星夜没想到他会主动问,她还想着有时间动员一下呢,“你们想什么时候上啊?”

    沈家宝看苏晓扬,“我和大哥一起,他什么时候我就什么时候。”

    苏晓扬想了想,“我们今年六岁了,可以上学了。”

    两个大的对上学没什么意见,主要苏星夜经常带着他们去听刘秀美讲课,那里孩子多,玩的也尽兴,对离开苏星夜没什么很大的抗拒。

    两个小的一左一右抓着苏星夜的手,“妈妈,我们等到和哥哥一样大的时候,再上学。”

    相比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更愿意和妈妈玩。

    苏星夜点头,“可以啊,等回去,我和爸爸商量一下,看看晓扬和家宝,要不要今年上学。”

    她是觉得两个大的可以上了,说是六岁,按照这里人的说法,俩孩子都虚岁七岁了,在家里她教些字什么的,也学的挺快,可以上学了。

    而且这里的教育条件,也不是特别好,早些接受一些教育,对以后更好一些。

    不过这些都还不急,就算要上,也要等着暑假结束以后。

    孩子们叽叽喳喳,不一会就到了他们的小菜园。

    最开始来的时候,因为每块地上的小秧苗都不大,长得差不多,还要苏星夜带路他们才能找到,可现在,完全不用。

    孩子们径直就朝着种类最多,长得最好的那块地冲过去了。

    正巧王凤在地里拔草呢,见苏星夜跟着孩子,草也不拔了,起来和她聊天。

    “又带孩子们过来搞那什么观察了?”

    见苏星夜笑眯眯点头,她就忍不住要笑,“你说说你,咋净不声不响的干些个让人惊讶的事儿呢,就说这菜地吧,那时候一样是种,你就让孩子们种,种的那歪歪扭扭的,小秧苗也赖赖巴巴的,我看着都替你愁的慌,就怕你这地给糟蹋了,可我是万万没想到,这二十来块地,最后硬生生是你家长的最好。”

    她和苏星夜站在地头上看,“你这又有啥秘方?”

    苏星夜见孩子们左看右看,一个个模样认真仔细,也笑开了,“哪有什么秘方啊,我那种的时候,大家可都看着呢。”

    王凤拿胳膊碰她一下,“别卖关子,肯定有啥讲究,我估摸着,是不是和这秧苗怎么安排有关系?”

    苏星夜看她一眼,忍不住笑,“要不还是凤嫂子你呢,就你看出门道来了。”

    其实就是利用套种,最简答的,就拿茄子来说,中杆植物,忌讳连作,最好就和矮棵植物套种,比如她就和葱套种的,这属于高矮搭配的套种,还有萝卜和豆角,也非常典型,这样套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的面积,还能让植物更多的吸收阳光,迅速生长。

    如果在内陆地区,这种套种可能没有太多的优势,可是他们这是边疆啊,春季太长,阳光不够充足,这种套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苏星夜尽量简单讲了讲,王凤听得恍然大悟,“我说呢,我种了那三排豆角,愣是不如你这一排豆角长得好。”

    她拉着苏星夜的手就笑开了,“要不我说呢,咱们整个家属院,就数你脑袋灵光。”

    苏星夜一看她那笑容,就知道她咋想的,“王凤嫂子,你这不会,又想让我开课了吧。”

    王凤点头,“对啊对啊,你就给大家讲讲呗,这地能多长一个是一个啊。”

    苏星夜哭笑不得,“你可别了,这有啥讲的,就是高的和矮的岔开种就行啦,喜阴的种在那喜阳的下面,很简单,这不用讲。”

    王凤一想也是,这个不和那救人的法子一样,那个还得演示干啥的,这个有啥啊,就几句话的功夫,“成,我知道了,我有办法了。”

    苏星夜没明白她啥办法,两人分开,她也加入孩子们的队伍,享受采摘的乐趣。

    几个孩子早就看好了,就等着她呢。

    “妈,快看快看啊,我的西红柿,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四五个,都熟啦!”

    苏晓扬也很兴奋,“这个茄子,长得好大。”

    苏晓柳指着一根黄瓜,“妈妈,这个黄瓜上还带着小花朵呢。”

    沈月月也迫不及待,“妈妈妈妈,哥哥们和我看了,这个萝卜长大了!”

    苏星夜挨个表扬,然后宣布,“那你们就自己摘下来吧。”

    从播种到长大,每个过程孩子们都参与过,收货的时刻,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苏晓扬一手握着茄子,另一只手小心把连接处掰断,没有伤到茄棵半分。

    沈家宝一脸兴奋,一个个大大的沙瓤西红柿摘下来,轻轻放到小筐里。

    苏晓柳牢牢记着妈妈的话,小心不让黄瓜上的小毛刺刺到,带着布手套摘下顶花带刺的黄瓜。

    沈月月拿个小铲子,挖土挖的不亦乐乎,等最后把整个萝卜拽出来,乐得咯咯笑。

    最后,他们还要帮苏星夜摘豆角。

    长长的豆角一根根挂在豆角秧上,捏住尾部轻轻一掰,豆角就下来了,小家伙们干劲儿十足,不一会,就是一大把。

    这顿午饭,苏星夜下了些功夫,孩子们吃得尤其满足。

    晓扬的劳动成果做成了风味茄子,茄子洗干净切条,加盐,撒点面粉,轻轻翻拌均匀,放到油里轻炸一下,然后复炸,让茄子表皮酥脆,最后锅里放点葱姜末炒香,用白糖加醋拌个糖醋汁倒进去,熬到汁水浓郁,下炸茄子,稍微翻拌,出锅,酸甜香脆,好吃到停不下来。

    家宝的西红柿就更好做了,因为周大妮临走前,把家里的几只鸡都给了苏星夜,他们现在也是有鸡蛋的人了,直接来个西红柿炒鸡蛋,鸡蛋打到碗里,搅拌均匀,加点小葱花,放油里轻炒出锅,然后把切成丁的西红柿进锅翻炒,一两分钟的功夫,把鸡蛋加进去,翻炒均匀,除了盐,什么佐料都不用加,鸡蛋裹着熟透的沙瓤西红柿,香甜中带着微微的一点酸,吃起来口感绝妙。

    晓柳和月月的两个就组合起来,做凉拌黄瓜萝卜丝儿,黄瓜萝卜都切成细细的丝,和切成细丝的大葱一起,加上两勺酱油一勺醋,再添上一勺白糖一点盐,点缀上一点生菜,搅拌均匀,咬起来咯吱咯吱,清爽香脆,简直能当零食吃。

    再加上豆角炒肉和一大锅米饭,这顿饭,大人孩子人人满足。

    那天的臭鸡蛋有多臭,今天的饭菜就有多香,中午,学校的孩子们回家吃饭,路过苏星夜家的胡同,口水哗啦啦就下来了。

    孙明家就住苏星夜后头陈英家旁边,孙进桃和孙进友回家吃午饭的时候,简直被香的走不动路。

    “妈,咱们菜园里那菜熟了吗,赶紧摘了咱们做好吃的吧。”孙进友一进门就嚷嚷。

    孙进桃吸吸鼻子,“我看着苏婶子中午带着晓扬弟弟他们去菜园了,肯定摘来好些好吃的,他们中午饭那么香。”

    俩娃进屋看到桌上摆着的几个杂面馒头和一盘子白菜土豆,顿时没有食欲了,“妈,咱们菜园里的菜,熟没熟啊?”

    钱有花正坐在屋檐下缝衣服,闻言不耐烦,她就觉得,怎么哪哪儿都有苏星夜啊,“啥菜啥菜!咱们菜园里中的都是地瓜,没菜!”

    “啊……”孙进友沮丧,“你咋不种菜啊。”

    钱有花手上不停,“种啥菜,啥菜也不如那地瓜实惠,再说了,我哪儿知道种菜能长那么好啊。”

    你说这事就奇了,明明当初看着苏星夜那地,是长不好的样,也不知道就怎么弄的,现在满菜园里看,就数她家的长得好,那一个个顶花带刺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水灵灵的大茄子,她也眼馋啊。

    钱有花心里纠结,谁也不能和自己的地过不去,要不,她还是瞅个机会,去打听打听人家咋种的。

    不过,下午她就不愁了,因为王凤直接在大喇叭给大家解释了。

    “……今日广播完毕,现在呢,我想说点个别的事儿,大家能听到吗?”王凤广播完,把营地那边的喇叭关了,只留着家属院这边这个,声音调小了一些,开始说别的事。

    “这个今年呢,咱们家属院这个菜园子啊,大家也都看了吧,这沈开跃家的地,种的东西最多,这长得也最好,这春天种的时候大家也看着了,没啥不一样的,人家还是孩子种的呢,我想大家都好奇,为啥人菜园子长得那么好吧。”

    这话音一落,家属院各家各处,干活的唠嗑的忙活的,那都住嘴了,在屋里的也急匆匆出门站到院子里,那耳朵恨不能贴到大喇叭上。

    没别的,都想好好听听,到底为啥啊,咋她们这些个大人,还不如孩子了。

    王凤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热情,对着家属院这群左邻右舍,更是随意。

    “今天嗯,我就去找苏星夜同志啊,给你们取经去了,我这一问,这要想那蔬菜长的好,必须讲究科学种植。”

    “这个科学种植啊,就是套种……”

    她握着大喇叭,叭叭叭就把苏星夜讲的几个套种的案例说了一下,什么高矮套种、吸水疏水套种、喜阴喜阳套种,还加上了自己的一些理解,说得清清楚楚。

    “等下次啊,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来种植了,咱们家属院的地呢,比较金贵,咱都学起来,这科学种植,产量才能上来。”

    沈开跃回来的路上,正听着王凤在大喇叭里夸苏星夜。

    “要说咱们家属院,谁最能干,当数咱们苏星夜女同志,自打她来,可是给咱们家属院添了欢声笑语,这孩子们呢,时不时就有新游戏,那叫一个欢乐,而且啊,还教给大家不少有用的知识,像是吃东西卡住了怎么办啊,怎么孵小鸡啊,还有这个怎么套种蔬菜,可是都帮了咱们的大忙,我提议啊,咱们呢,多多向苏星夜同志学习……”

    苏星夜坐在院子里哭笑不得,尬的恨不能抠出个新的家属院,她后悔了,刚在菜园子,她就应该答应王凤嫂子,再给大家上一课的,比现在在大喇叭里出名强啊。

    见沈开跃满眼笑意的进来,苏星夜听着王凤的滔滔不绝,欲哭无泪,“你都听到了?”

    沈开跃点头。

    苏星夜摸摸鼻尖,“这个凤嫂子,什么时候结束啊,沈开跃,你捂上耳朵行不行?”

    沈开跃就笑起来,“那我就当听不见。”

    两人正说着,出去玩的孩子们呼啦啦就进了胡同。

    大门开着,苏星夜清楚听着孩子们的对话。

    沈家宝得意洋洋,“听着了吧,大喇叭里,王大娘夸的谁啊?”

    苏晓柳和沈月月异常捧场,“妈妈!”

    孩子们七嘴八舌,“家宝,你妈妈真厉害,你们菜园里,真的还有小甜瓜啊?”

    沈家宝声音又高三度,“那是,我妈教我种的,她什么都会,我们种的那些个菜,炒出来,可好吃了,大哥,对不对?”

    苏晓扬声音一如既往的镇定,“淡定。”

    苏星夜一听这话,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子,不骄不躁的,好儿子。

    接着就听苏晓扬声音淡定说了一句,“妈妈说了,要谦虚,她做菜也就一般吧。”

    然后他谦虚接了一句,“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弟弟妹妹们立即响应大哥的号召,“对对对,妈妈说啦,她水平一般,也就世界第三。”

    “啊……”苏星夜低头扶额,孩子们啊,真是。

    沈开跃在一旁声音低沉地笑起来,“世界第三,幸会幸会。”

    苏星夜恼羞成怒,“沈开跃!”

    孩子们忍不住跟着苏晓扬进了家门,抬头瞻仰一下世界第三苏婶子的风采。

    “苏婶子,怪不得王大娘在大喇叭上夸你呢,原来你这么厉害呀。”

    “我要让我妈妈和你学习。”

    “她不用太厉害,学个世界第四就行啦。”

    苏星夜被迫当了一回大熊猫,送走一群童言稚语的孩子,无奈看向一脸自豪的四个小崽子。

    “宝贝们,妈妈什么时候说我是世界第三啦?”

    这回行了,她刚在大喇叭上出了名,又要在孩子们嘴里出名了。

    苏晓扬记得可清楚了,“过年的时候啊,舅舅舅妈还有哥哥姐姐都夸妈妈做饭好吃,你说的。”

    他端起架子,学着苏星夜,假假摆手,“这水平一般般吧,做人要谦虚,勉强世界第三。”

    其他孩子觉得好玩又顺口,立即重复一遍,“世界第三世界第三。”

    沈开跃看着苏星夜想跳脚又无奈的样子,扭头又笑出了声。

    沈家宝见苏星夜一副不知怎么说的样子,还以为她不满呢,“妈,你是不是想当世界第一啊,没事啊,你不是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就能进步啦,虽然你是第三,可是我觉得,你肯定比那个第一还好。”

    苏星夜最后都懒得解释了,好吧,她不是开玩笑的,她就是响当当的,世界第三。

    被孩子们这么一折腾,苏星夜对着家属院别人的调侃都能应付自如了。

    那天遇着右邻居崔凤,崔凤一笑,“哎呦,你这世界第三可是出名了,孩子们天天跟我喊,说苏婶子多么多么厉害。”

    苏星夜异常洒脱,“我这名都出到小学中班那群孩子那儿去了?”

    让苏星夜说,他们家这地理位置很不错,右边一连指导员家属崔凤和左边二连指导员家属刘秀美,都是老师,很有文气嘛。

    崔凤哈哈一笑,“那可不,还说你家种菜的事儿呢,那天看着你带晓扬他们去菜地了,不知哪个孩子说起来了,说你们家的菜地都是晓扬他们种的,一个个的都说了,明年,他们也要自己种,还吆喝着比赛呢。”

    苏星夜就笑起来,“那我这可又拉仇恨了,王凤嫂子还说呢,学了我那个套种技术,明年可要大展拳脚,这下好了,要和孩子们抢地了。”

    一句话说的崔凤咯咯笑,“你啊,就是说话逗,谁和你在一起,天天笑呵呵的,怪不得天天听着你家孩子哈哈笑。”

    她见苏星夜拿着几根树枝,好奇问她,“你拿这长树枝干什么?”

    苏星夜低头摆弄了几下,“哦,这不是过两天沈开跃休息的时候,准备带孩子们再上山玩玩去,这眼看着夏天了,蛇虫鼠蚁的多,我让沈开跃专门给孩子们做几根木棍,拿着趁手,到时候再做好防护,安全。”

    她还专门让沈开跃找了几块皮子,到时候给孩子们绷到脚腕上,做个高邦鞋一样的护具,上山玩是开心,可安全必须在第一位。

    崔凤也是当了很久的老师,带着孩子出门,第一个想的就是安全,闻言忍不住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不过也不用担心,咱们家属院出去这一大片,都有士兵定期撒雄黄粉子呢,为的就是防那些个蛇虫的,你看咱们家属院的娃,一个个隔三差五的,自己就从后门出去玩,一般没事。”

    苏星夜还不知道有这个防护措施呢,崔凤这么一说他,她放心许多,“那可太好了。”

    可没想到,没两天就出事了。

    赵自广走后,一连副连长周胜利提上来当了连长,他和沈开跃曾经都是赵自广手下的排长,两人也是熟悉,周胜利媳妇姜芸和周大妮同在小卖部工作,和苏星夜关系也很不错。

    这天,苏星夜带着孩子们去小操场活动,如今孩子们都熟悉了,天也暖和,苏星夜一般不用看着,就在小卖部听大家聊天,刚说了没几句,就听着一阵尖锐的哭声。

    姜芸一个激灵,瞬间就慌了,“我家周远!”

    她扶着肚子起身就要跑,一群人忙忙拉住她,王凤抬脚就往外走,“你这怀着呢,别跑,我去看看。”

    苏星夜跟着刚出门,就见刘军小牛犊一样背着一个小孩冲进来了,“姜婶子,周远让蛇咬了!”

    周远趴在他背上,嚎啕大哭,“妈!蛇咬我!”

    姜芸脸一白,“哪里,我看看!”

    王凤一下把周远抱下来放长椅子上,让他躺着,苏星夜迅速拉起他的裤腿,“是腿上,毒蛇,开始发青了。”

    姜芸一看那青紫起来的地方就眼前一黑,“怎么办啊,是不是要吸出来毒血。”

    大家在这山上住的久了,虽然家属院还没出过被蛇咬的事,可到底也多少听过一些,姜芸当下就要给周远吸毒血。

    苏星夜拿过不知谁放在长椅上的毛线,三两下把周远的大腿根扎住,“周远不怕,不怕,没事的,一会就好,别哭别哭。”

    越哭,毒素蔓延越厉害。

    她挡住姜芸,“吸不行,你怀着孕呢,我有办法,快拿把小刀来。”

    柜台上就有削铅笔的小刀,苏星夜话音刚落,不知是谁砰砰跑过去,三两步走回来,“给!”

    苏星夜看王凤,“嫂子,按住他。”

    她一手按住周远腿上咬痕周围,另一只手快准狠,刷刷两下,划出个十字刀口。

    “好了好了,周远不哭了,不哭了,苏婶子奖励好吃的糖,我看周远棒不棒呀。”

    苏星夜一边说,手上动作不定,迅速挤出有些浑浊的血水,连续按压对挤,不过几下,血水就鲜红了。

    王凤看得松一口气,扶着姜芸,“你看你看,不是很严重,几下这血就正常了。”

    苏星夜见周远也不哭了,笑着鼓励他,“对啊,咱们周远也棒棒的,不哭了。”

    她从兜里拿出个奶糖递给周远,也安慰姜芸,“不是很严重,你看青紫没有弥散,那蛇的毒性应该不大,或者毒液注的不是很多,但是还要送医院去,越快越好,这样挤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容易造成感染。”

    确定孩子没生命危险,姜芸大大松一口气,“好好好,去医院去医院。”

    有人要赶着去前头给帮忙喊周胜利回来,王凤拉住她,“我在大喇叭上喊就行。”

    一番忙碌,一会周胜利就来了,急匆匆把孩子送去医院。

    第二天周远这小子就活蹦乱跳的回来了,周胜利夫妻带着孩子来感谢,苏星夜并不居功,“这咱大家都会,我就是手脚快点,可别谢来谢去的。”

    姜芸还是郑重道了谢,“要不是你利索,我家周远还不知道受什么罪呢,小星,我就说咱俩

    有缘分,我这听了你那喝豆浆的法子,喝了一个月就怀了。”

    她和刘秀美一样,原本就觉得苏星夜很神,经了周远这一遭,看苏星夜更是哪哪儿都好。

    苏星夜摆手,“你啊,你那是到时候啦,那豆浆又不是神药。”

    虽说周远被咬的不严重,可家属院后面有蛇,这下家长都看紧了孩子,谁也不能出去玩了,等着哪天男同志有时间了,去后头再清理一遍,撒好雄黄粉再说。

    可即使这样,苏星夜知道,那也不安全。

    苏星夜看着家属院后面大片连绵的丛林,心里有些发愁。

    要是出去的时候,能提前知道周围哪里有毒蛇这些东西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啥臭啦,啥臭啦,这明明就是好好的鸡蛋,小孩子家家的别胡说!”钱有花声音异常高亢。

    孙进友捏着鼻子瞪大眼睛,放下手一闻,又立即捏上了,“妈,你鼻子不管用啦。”

    他看一眼旁边的孙进桃,“姐,你闻着了吗?”

    孙进桃翻个白眼,“当然闻到了,妈,你那鸡蛋你看看,蛋黄都变成黑的了,鸡蛋臭啦。”

    钱有花狠狠喘了两口气,“两个兔崽子,滚,天天的就知道吃喝拉撒,我上辈子欠你们的,别在这里碍眼。”

    姐弟两个对视一眼,伸舌头略略略几下,“谁让你生我们来着,生了就得养,我要吃好的鸡蛋,这个臭鸡蛋,不吃!”

    钱有花抬手,俩娃蹭一下蹿屋里去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钱有花骂骂咧咧,重新取个碗,又打个鸡蛋。

    不用想,四五个鸡蛋,全臭了。

    想也知道,这鸡蛋用热烘烘的暖水袋,暖了俩月,不通风不透气,捂的严严实实,不臭才怪呢。

    钱有花心疼的在滴血,“你说这该死的鸡蛋,你怎么就没长出来小鸡,这一个个的,我没去学习怎么了,没学习也是这样孵,臭了是吧,臭了我也把你们炒了!”

    她一股脑的把鸡蛋放锅里,硬生生忍着把臭鸡蛋炒熟了。

    三连长家这顿饭,吃得尤其艰难。

    孙明一进自己家的胡同,就觉得一股别样的臭气扑面而来,“哎呦,这谁家弄得东西,臭哄哄的,这吃饭的点儿呢,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没想到,越往家里走,这味儿越浓,一进家门,简直就是辣眼睛。

    “钱有花!你弄的什么东西!”孙明到底没进家门,退后两步冲着门口喊。

    另一头的胡同口,伸出两个小脑袋,孙进桃和孙进友朝他挥手,“爸,我妈炒的臭鸡蛋,臭死啦,她还要我们吃!”

    孙明一下瞪大眼睛,“你个傻婆娘,你这是要害死老子两个娃。”

    钱有花在家里被熏的掉眼泪,看着盘子里一团黑漆漆的鸡蛋,她刚吃了一口,直接吐了,这实在是不能吃,这可是四五个鸡蛋啊。

    “这鸡蛋有点臭了,我寻思着炒炒还能吃呢。”她心疼的厉害。

    孙明气得直哆嗦,“我看你是傻了,那好好的鸡蛋你能给放臭了,臭了还不赶紧扔了!”

    钱有花最后只能含泪把臭鸡蛋埋了。

    这股子臭味一直到第二天才散去,自然又成了家属院的话题。

    “钱嫂子,你家昨天做的啥啊,那臭烘烘的,哎呦,我家孩子饭都吃不下。”

    “就是,我在屋里都闻到了,这天儿虽然热了,可还没到夏天呢,你咋就把东西放臭了。”

    钱有花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啊,啊,没事,一点子东西,放,放坏了。”

    她不说,苏星夜门儿清,上辈子也不是没闻过,昨天她一下就确定了,那是臭鸡蛋的味儿。

    想也知道,肯定是钱有花孵小鸡失败,那鸡蛋坏了还舍不得扔。

    左右两人也没什么大过节,她看破不说破就是了。

    不过孩子们因为闻了臭味,弄得好几天没有食欲。

    沈家宝一时间更想赵圆圆了。

    不是想那个老打他的小坏蛋,而是想她吃的那些好东西。

    他时不时跟在苏星夜后头,碎碎念,“咱们什么时候找圆圆去啊,那些好吃的,她肯定都吃上了。”

    苏星夜觉得这小子要旧病复发,这挑食的兆头又冒出来了,“我做的哪个不好吃,你还挑三拣四的。”

    沈家宝摸摸肚皮,“那你也做不出来那个什么驴肉火烧和牛肉汤。”

    苏星夜背着手围着他转两圈,“哎呦,你这要求还挺高啊。”

    “啊”,沈家宝点头,“好吃的肉,我想吃。”

    苏星夜看向坐在一边认真写字的苏晓扬,还有另一边涂涂画画的晓柳和月月,“来,三个宝贝,咱家的沈家宝同志呢,要吃这吃那,你赵大伯家的驴肉火烧和牛肉汤,你们觉得他这想法怎么样?”

    三个孩子看看沈家宝,异常淡定,异口同声,“想的美!”

    苏星夜打个响指,“听见了吧。”

    沈家宝气得跺脚,“你们,坏蛋大哥,臭晓柳月月,那到时候你们别吃。”

    沈月月翘着小脚晃来晃去,“为什么不吃啊,等以后爸爸妈妈带我们,去找圆圆姐,我们就能吃到了,现在又吃不着,你当然就是想的美啦,以前你还要当美猴王呢,会七十二变,后来又要当猪八戒,能吃好多好吃的,妈妈说了,你那都是想得美,现在也是,想得美。”

    苏星夜忍俊不禁,主要是沈家宝这小子,脑袋天马行空的,实在太跳脱,有一次他还要变得比月月小,这样全家都让着他,好吃的都给他,苏星夜也说他想的美。

    这话说的多了,但凡这小子有个什么无赖的想法,几个孩子习惯性的就用这三个字反驳他,很好玩。

    不过苏星夜说归说,总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家宝别急啦,虽然呢,咱们现在吃不到你赵大伯家那么多好吃的,可是啊,咱家马上也要上新的美食了。”

    她卖个关子,“来,家宝好好坐着,和哥哥一样,把这几个字写五遍,然后我就告诉你们是什么。”

    有吃的吊着,沈家宝积极性大涨,不一会几个孩子就完成任务了。

    苏星夜把他们小菜园的观察日记拿出来,“来来来,咱们看看,你们每个人的蔬菜水果,是不是快熟了。”

    几个孩子眼前一亮,他们的小菜园!

    原本苏星夜每隔几天就要带着孩子们去小菜园看看,把每个孩子的观察结果记下来,可这段时间,赵自广一家刚走,对孩子们影响很大,两家关系太近,孩子们也曾同吃同睡,在一起那么长时间,突然走了,孩子们都不适应。

    “这几天咱们没去,都是爸爸帮我们照顾小菜园的,我来看看上次咱们记下的。”

    她翻着本子,“从晓扬开始,哦,你的大葱呢,长得越来越好,上次我们还拔了几颗回来呢,茄子也长出一个小小的了,我觉得现在,小茄子应该已经长大了吧。”

    “再看家宝,嗯,好几个西红柿都有拳头大小了,还是青青的。”

    沈家宝眼睛一亮,“现在看肯定红啦。”

    苏星夜又朝后看,“晓柳的黄瓜呀,上次咱们去的时候,有妈妈的手掌长了,月月的萝卜,也露出白白的果实了。”

    苏晓柳牵着沈月月的手,“妈妈,我们去看吧。”

    沈月月也迫不及待,“拔萝卜,给软软吃。”

    苏星夜这么一打岔,沈家宝就把赵大伯家那些个好吃的忘脑后了,毕竟,那些可是吃不着,他们菜园里那些,就要熟了,他挥挥手臂,“快走吧,出发!”

    苏星夜拿个提篮,带着他们慢悠悠朝前走,路过学校的时候,听到里面郎朗的读书声。

    苏晓扬听着他们在背诗,那诗苏星夜教过,他心里跟着默默背了一遍,问苏星夜,“妈,我们什么时候上学?”

    苏星夜没想到他会主动问,她还想着有时间动员一下呢,“你们想什么时候上啊?”

    沈家宝看苏晓扬,“我和大哥一起,他什么时候我就什么时候。”

    苏晓扬想了想,“我们今年六岁了,可以上学了。”

    两个大的对上学没什么意见,主要苏星夜经常带着他们去听刘秀美讲课,那里孩子多,玩的也尽兴,对离开苏星夜没什么很大的抗拒。

    两个小的一左一右抓着苏星夜的手,“妈妈,我们等到和哥哥一样大的时候,再上学。”

    相比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更愿意和妈妈玩。

    苏星夜点头,“可以啊,等回去,我和爸爸商量一下,看看晓扬和家宝,要不要今年上学。”

    她是觉得两个大的可以上了,说是六岁,按照这里人的说法,俩孩子都虚岁七岁了,在家里她教些字什么的,也学的挺快,可以上学了。

    而且这里的教育条件,也不是特别好,早些接受一些教育,对以后更好一些。

    不过这些都还不急,就算要上,也要等着暑假结束以后。

    孩子们叽叽喳喳,不一会就到了他们的小菜园。

    最开始来的时候,因为每块地上的小秧苗都不大,长得差不多,还要苏星夜带路他们才能找到,可现在,完全不用。

    孩子们径直就朝着种类最多,长得最好的那块地冲过去了。

    正巧王凤在地里拔草呢,见苏星夜跟着孩子,草也不拔了,起来和她聊天。

    “又带孩子们过来搞那什么观察了?”

    见苏星夜笑眯眯点头,她就忍不住要笑,“你说说你,咋净不声不响的干些个让人惊讶的事儿呢,就说这菜地吧,那时候一样是种,你就让孩子们种,种的那歪歪扭扭的,小秧苗也赖赖巴巴的,我看着都替你愁的慌,就怕你这地给糟蹋了,可我是万万没想到,这二十来块地,最后硬生生是你家长的最好。”

    她和苏星夜站在地头上看,“你这又有啥秘方?”

    苏星夜见孩子们左看右看,一个个模样认真仔细,也笑开了,“哪有什么秘方啊,我那种的时候,大家可都看着呢。”

    王凤拿胳膊碰她一下,“别卖关子,肯定有啥讲究,我估摸着,是不是和这秧苗怎么安排有关系?”

    苏星夜看她一眼,忍不住笑,“要不还是凤嫂子你呢,就你看出门道来了。”

    其实就是利用套种,最简答的,就拿茄子来说,中杆植物,忌讳连作,最好就和矮棵植物套种,比如她就和葱套种的,这属于高矮搭配的套种,还有萝卜和豆角,也非常典型,这样套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的面积,还能让植物更多的吸收阳光,迅速生长。

    如果在内陆地区,这种套种可能没有太多的优势,可是他们这是边疆啊,春季太长,阳光不够充足,这种套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苏星夜尽量简单讲了讲,王凤听得恍然大悟,“我说呢,我种了那三排豆角,愣是不如你这一排豆角长得好。”

    她拉着苏星夜的手就笑开了,“要不我说呢,咱们整个家属院,就数你脑袋灵光。”

    苏星夜一看她那笑容,就知道她咋想的,“王凤嫂子,你这不会,又想让我开课了吧。”

    王凤点头,“对啊对啊,你就给大家讲讲呗,这地能多长一个是一个啊。”

    苏星夜哭笑不得,“你可别了,这有啥讲的,就是高的和矮的岔开种就行啦,喜阴的种在那喜阳的下面,很简单,这不用讲。”

    王凤一想也是,这个不和那救人的法子一样,那个还得演示干啥的,这个有啥啊,就几句话的功夫,“成,我知道了,我有办法了。”

    苏星夜没明白她啥办法,两人分开,她也加入孩子们的队伍,享受采摘的乐趣。

    几个孩子早就看好了,就等着她呢。

    “妈,快看快看啊,我的西红柿,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四五个,都熟啦!”

    苏晓扬也很兴奋,“这个茄子,长得好大。”

    苏晓柳指着一根黄瓜,“妈妈,这个黄瓜上还带着小花朵呢。”

    沈月月也迫不及待,“妈妈妈妈,哥哥们和我看了,这个萝卜长大了!”

    苏星夜挨个表扬,然后宣布,“那你们就自己摘下来吧。”

    从播种到长大,每个过程孩子们都参与过,收货的时刻,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苏晓扬一手握着茄子,另一只手小心把连接处掰断,没有伤到茄棵半分。

    沈家宝一脸兴奋,一个个大大的沙瓤西红柿摘下来,轻轻放到小筐里。

    苏晓柳牢牢记着妈妈的话,小心不让黄瓜上的小毛刺刺到,带着布手套摘下顶花带刺的黄瓜。

    沈月月拿个小铲子,挖土挖的不亦乐乎,等最后把整个萝卜拽出来,乐得咯咯笑。

    最后,他们还要帮苏星夜摘豆角。

    长长的豆角一根根挂在豆角秧上,捏住尾部轻轻一掰,豆角就下来了,小家伙们干劲儿十足,不一会,就是一大把。

    这顿午饭,苏星夜下了些功夫,孩子们吃得尤其满足。

    晓扬的劳动成果做成了风味茄子,茄子洗干净切条,加盐,撒点面粉,轻轻翻拌均匀,放到油里轻炸一下,然后复炸,让茄子表皮酥脆,最后锅里放点葱姜末炒香,用白糖加醋拌个糖醋汁倒进去,熬到汁水浓郁,下炸茄子,稍微翻拌,出锅,酸甜香脆,好吃到停不下来。

    家宝的西红柿就更好做了,因为周大妮临走前,把家里的几只鸡都给了苏星夜,他们现在也是有鸡蛋的人了,直接来个西红柿炒鸡蛋,鸡蛋打到碗里,搅拌均匀,加点小葱花,放油里轻炒出锅,然后把切成丁的西红柿进锅翻炒,一两分钟的功夫,把鸡蛋加进去,翻炒均匀,除了盐,什么佐料都不用加,鸡蛋裹着熟透的沙瓤西红柿,香甜中带着微微的一点酸,吃起来口感绝妙。

    晓柳和月月的两个就组合起来,做凉拌黄瓜萝卜丝儿,黄瓜萝卜都切成细细的丝,和切成细丝的大葱一起,加上两勺酱油一勺醋,再添上一勺白糖一点盐,点缀上一点生菜,搅拌均匀,咬起来咯吱咯吱,清爽香脆,简直能当零食吃。

    再加上豆角炒肉和一大锅米饭,这顿饭,大人孩子人人满足。

    那天的臭鸡蛋有多臭,今天的饭菜就有多香,中午,学校的孩子们回家吃饭,路过苏星夜家的胡同,口水哗啦啦就下来了。

    孙明家就住苏星夜后头陈英家旁边,孙进桃和孙进友回家吃午饭的时候,简直被香的走不动路。

    “妈,咱们菜园里那菜熟了吗,赶紧摘了咱们做好吃的吧。”孙进友一进门就嚷嚷。

    孙进桃吸吸鼻子,“我看着苏婶子中午带着晓扬弟弟他们去菜园了,肯定摘来好些好吃的,他们中午饭那么香。”

    俩娃进屋看到桌上摆着的几个杂面馒头和一盘子白菜土豆,顿时没有食欲了,“妈,咱们菜园里的菜,熟没熟啊?”

    钱有花正坐在屋檐下缝衣服,闻言不耐烦,她就觉得,怎么哪哪儿都有苏星夜啊,“啥菜啥菜!咱们菜园里中的都是地瓜,没菜!”

    “啊……”孙进友沮丧,“你咋不种菜啊。”

    钱有花手上不停,“种啥菜,啥菜也不如那地瓜实惠,再说了,我哪儿知道种菜能长那么好啊。”

    你说这事就奇了,明明当初看着苏星夜那地,是长不好的样,也不知道就怎么弄的,现在满菜园里看,就数她家的长得好,那一个个顶花带刺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水灵灵的大茄子,她也眼馋啊。

    钱有花心里纠结,谁也不能和自己的地过不去,要不,她还是瞅个机会,去打听打听人家咋种的。

    不过,下午她就不愁了,因为王凤直接在大喇叭给大家解释了。

    “……今日广播完毕,现在呢,我想说点个别的事儿,大家能听到吗?”王凤广播完,把营地那边的喇叭关了,只留着家属院这边这个,声音调小了一些,开始说别的事。

    “这个今年呢,咱们家属院这个菜园子啊,大家也都看了吧,这沈开跃家的地,种的东西最多,这长得也最好,这春天种的时候大家也看着了,没啥不一样的,人家还是孩子种的呢,我想大家都好奇,为啥人菜园子长得那么好吧。”

    这话音一落,家属院各家各处,干活的唠嗑的忙活的,那都住嘴了,在屋里的也急匆匆出门站到院子里,那耳朵恨不能贴到大喇叭上。

    没别的,都想好好听听,到底为啥啊,咋她们这些个大人,还不如孩子了。

    王凤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热情,对着家属院这群左邻右舍,更是随意。

    “今天嗯,我就去找苏星夜同志啊,给你们取经去了,我这一问,这要想那蔬菜长的好,必须讲究科学种植。”

    “这个科学种植啊,就是套种……”

    她握着大喇叭,叭叭叭就把苏星夜讲的几个套种的案例说了一下,什么高矮套种、吸水疏水套种、喜阴喜阳套种,还加上了自己的一些理解,说得清清楚楚。

    “等下次啊,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来种植了,咱们家属院的地呢,比较金贵,咱都学起来,这科学种植,产量才能上来。”

    沈开跃回来的路上,正听着王凤在大喇叭里夸苏星夜。

    “要说咱们家属院,谁最能干,当数咱们苏星夜女同志,自打她来,可是给咱们家属院添了欢声笑语,这孩子们呢,时不时就有新游戏,那叫一个欢乐,而且啊,还教给大家不少有用的知识,像是吃东西卡住了怎么办啊,怎么孵小鸡啊,还有这个怎么套种蔬菜,可是都帮了咱们的大忙,我提议啊,咱们呢,多多向苏星夜同志学习……”

    苏星夜坐在院子里哭笑不得,尬的恨不能抠出个新的家属院,她后悔了,刚在菜园子,她就应该答应王凤嫂子,再给大家上一课的,比现在在大喇叭里出名强啊。

    见沈开跃满眼笑意的进来,苏星夜听着王凤的滔滔不绝,欲哭无泪,“你都听到了?”

    沈开跃点头。

    苏星夜摸摸鼻尖,“这个凤嫂子,什么时候结束啊,沈开跃,你捂上耳朵行不行?”

    沈开跃就笑起来,“那我就当听不见。”

    两人正说着,出去玩的孩子们呼啦啦就进了胡同。

    大门开着,苏星夜清楚听着孩子们的对话。

    沈家宝得意洋洋,“听着了吧,大喇叭里,王大娘夸的谁啊?”

    苏晓柳和沈月月异常捧场,“妈妈!”

    孩子们七嘴八舌,“家宝,你妈妈真厉害,你们菜园里,真的还有小甜瓜啊?”

    沈家宝声音又高三度,“那是,我妈教我种的,她什么都会,我们种的那些个菜,炒出来,可好吃了,大哥,对不对?”

    苏晓扬声音一如既往的镇定,“淡定。”

    苏星夜一听这话,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子,不骄不躁的,好儿子。

    接着就听苏晓扬声音淡定说了一句,“妈妈说了,要谦虚,她做菜也就一般吧。”

    然后他谦虚接了一句,“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弟弟妹妹们立即响应大哥的号召,“对对对,妈妈说啦,她水平一般,也就世界第三。”

    “啊……”苏星夜低头扶额,孩子们啊,真是。

    沈开跃在一旁声音低沉地笑起来,“世界第三,幸会幸会。”

    苏星夜恼羞成怒,“沈开跃!”

    孩子们忍不住跟着苏晓扬进了家门,抬头瞻仰一下世界第三苏婶子的风采。

    “苏婶子,怪不得王大娘在大喇叭上夸你呢,原来你这么厉害呀。”

    “我要让我妈妈和你学习。”

    “她不用太厉害,学个世界第四就行啦。”

    苏星夜被迫当了一回大熊猫,送走一群童言稚语的孩子,无奈看向一脸自豪的四个小崽子。

    “宝贝们,妈妈什么时候说我是世界第三啦?”

    这回行了,她刚在大喇叭上出了名,又要在孩子们嘴里出名了。

    苏晓扬记得可清楚了,“过年的时候啊,舅舅舅妈还有哥哥姐姐都夸妈妈做饭好吃,你说的。”

    他端起架子,学着苏星夜,假假摆手,“这水平一般般吧,做人要谦虚,勉强世界第三。”

    其他孩子觉得好玩又顺口,立即重复一遍,“世界第三世界第三。”

    沈开跃看着苏星夜想跳脚又无奈的样子,扭头又笑出了声。

    沈家宝见苏星夜一副不知怎么说的样子,还以为她不满呢,“妈,你是不是想当世界第一啊,没事啊,你不是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就能进步啦,虽然你是第三,可是我觉得,你肯定比那个第一还好。”

    苏星夜最后都懒得解释了,好吧,她不是开玩笑的,她就是响当当的,世界第三。

    被孩子们这么一折腾,苏星夜对着家属院别人的调侃都能应付自如了。

    那天遇着右邻居崔凤,崔凤一笑,“哎呦,你这世界第三可是出名了,孩子们天天跟我喊,说苏婶子多么多么厉害。”

    苏星夜异常洒脱,“我这名都出到小学中班那群孩子那儿去了?”

    让苏星夜说,他们家这地理位置很不错,右边一连指导员家属崔凤和左边二连指导员家属刘秀美,都是老师,很有文气嘛。

    崔凤哈哈一笑,“那可不,还说你家种菜的事儿呢,那天看着你带晓扬他们去菜地了,不知哪个孩子说起来了,说你们家的菜地都是晓扬他们种的,一个个的都说了,明年,他们也要自己种,还吆喝着比赛呢。”

    苏星夜就笑起来,“那我这可又拉仇恨了,王凤嫂子还说呢,学了我那个套种技术,明年可要大展拳脚,这下好了,要和孩子们抢地了。”

    一句话说的崔凤咯咯笑,“你啊,就是说话逗,谁和你在一起,天天笑呵呵的,怪不得天天听着你家孩子哈哈笑。”

    她见苏星夜拿着几根树枝,好奇问她,“你拿这长树枝干什么?”

    苏星夜低头摆弄了几下,“哦,这不是过两天沈开跃休息的时候,准备带孩子们再上山玩玩去,这眼看着夏天了,蛇虫鼠蚁的多,我让沈开跃专门给孩子们做几根木棍,拿着趁手,到时候再做好防护,安全。”

    她还专门让沈开跃找了几块皮子,到时候给孩子们绷到脚腕上,做个高邦鞋一样的护具,上山玩是开心,可安全必须在第一位。

    崔凤也是当了很久的老师,带着孩子出门,第一个想的就是安全,闻言忍不住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不过也不用担心,咱们家属院出去这一大片,都有士兵定期撒雄黄粉子呢,为的就是防那些个蛇虫的,你看咱们家属院的娃,一个个隔三差五的,自己就从后门出去玩,一般没事。”

    苏星夜还不知道有这个防护措施呢,崔凤这么一说他,她放心许多,“那可太好了。”

    可没想到,没两天就出事了。

    赵自广走后,一连副连长周胜利提上来当了连长,他和沈开跃曾经都是赵自广手下的排长,两人也是熟悉,周胜利媳妇姜芸和周大妮同在小卖部工作,和苏星夜关系也很不错。

    这天,苏星夜带着孩子们去小操场活动,如今孩子们都熟悉了,天也暖和,苏星夜一般不用看着,就在小卖部听大家聊天,刚说了没几句,就听着一阵尖锐的哭声。

    姜芸一个激灵,瞬间就慌了,“我家周远!”

    她扶着肚子起身就要跑,一群人忙忙拉住她,王凤抬脚就往外走,“你这怀着呢,别跑,我去看看。”

    苏星夜跟着刚出门,就见刘军小牛犊一样背着一个小孩冲进来了,“姜婶子,周远让蛇咬了!”

    周远趴在他背上,嚎啕大哭,“妈!蛇咬我!”

    姜芸脸一白,“哪里,我看看!”

    王凤一下把周远抱下来放长椅子上,让他躺着,苏星夜迅速拉起他的裤腿,“是腿上,毒蛇,开始发青了。”

    姜芸一看那青紫起来的地方就眼前一黑,“怎么办啊,是不是要吸出来毒血。”

    大家在这山上住的久了,虽然家属院还没出过被蛇咬的事,可到底也多少听过一些,姜芸当下就要给周远吸毒血。

    苏星夜拿过不知谁放在长椅上的毛线,三两下把周远的大腿根扎住,“周远不怕,不怕,没事的,一会就好,别哭别哭。”

    越哭,毒素蔓延越厉害。

    她挡住姜芸,“吸不行,你怀着孕呢,我有办法,快拿把小刀来。”

    柜台上就有削铅笔的小刀,苏星夜话音刚落,不知是谁砰砰跑过去,三两步走回来,“给!”

    苏星夜看王凤,“嫂子,按住他。”

    她一手按住周远腿上咬痕周围,另一只手快准狠,刷刷两下,划出个十字刀口。

    “好了好了,周远不哭了,不哭了,苏婶子奖励好吃的糖,我看周远棒不棒呀。”

    苏星夜一边说,手上动作不定,迅速挤出有些浑浊的血水,连续按压对挤,不过几下,血水就鲜红了。

    王凤看得松一口气,扶着姜芸,“你看你看,不是很严重,几下这血就正常了。”

    苏星夜见周远也不哭了,笑着鼓励他,“对啊,咱们周远也棒棒的,不哭了。”

    她从兜里拿出个奶糖递给周远,也安慰姜芸,“不是很严重,你看青紫没有弥散,那蛇的毒性应该不大,或者毒液注的不是很多,但是还要送医院去,越快越好,这样挤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容易造成感染。”

    确定孩子没生命危险,姜芸大大松一口气,“好好好,去医院去医院。”

    有人要赶着去前头给帮忙喊周胜利回来,王凤拉住她,“我在大喇叭上喊就行。”

    一番忙碌,一会周胜利就来了,急匆匆把孩子送去医院。

    第二天周远这小子就活蹦乱跳的回来了,周胜利夫妻带着孩子来感谢,苏星夜并不居功,“这咱大家都会,我就是手脚快点,可别谢来谢去的。”

    姜芸还是郑重道了谢,“要不是你利索,我家周远还不知道受什么罪呢,小星,我就说咱俩

    有缘分,我这听了你那喝豆浆的法子,喝了一个月就怀了。”

    她和刘秀美一样,原本就觉得苏星夜很神,经了周远这一遭,看苏星夜更是哪哪儿都好。

    苏星夜摆手,“你啊,你那是到时候啦,那豆浆又不是神药。”

    虽说周远被咬的不严重,可家属院后面有蛇,这下家长都看紧了孩子,谁也不能出去玩了,等着哪天男同志有时间了,去后头再清理一遍,撒好雄黄粉再说。

    可即使这样,苏星夜知道,那也不安全。

    苏星夜看着家属院后面大片连绵的丛林,心里有些发愁。

    要是出去的时候,能提前知道周围哪里有毒蛇这些东西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