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北宋穿越指南 > 0891安南蛮兵遇上火器版鸳鸯阵
    刘延年回到江西的时候,四国围攻安南的战争已经打完了。
    最先出兵的是占城和真腊,这两国互相打出狗脑子,却在两年前联手攻打过安南。
    刚开始他们节节胜利,因为胜利而矛盾激化。毕竟属于世仇,有共同敌人的时候还能联手,打了胜仗抢战利品必然翻脸。
    然后,他们就被安南打得大败而归!
    估计还没从损兵折将当中缓过来,占城这次只出兵一万,真腊更是只出兵八千。前者在去年农历十一月上旬,在两国边境开始交战。后者十一月下旬才抵达战场。
    金齿国没有直接跟安南交战,而是攻打安南的西北部附属部落——这些部落,在后世的老挝境内。
    杨再兴在农历九月出兵,抵达门州的时候,已是农历十月中旬。
    这时大约20度左右,天气极为凉爽。
    他麾下共有新编野战军6000人、广西驻防军3000人、广西土兵5000人,各族运粮民夫25000人。
    门州在后世的镇南关附近,大明和安南各自建有关城寨堡。
    安南那边的寨堡,地势更加险要!
    杨再兴的部队还没抵达,安南就已经收到消息,毕竟山区赶路速度太慢。
    “明日开始攻寨!”
    “将军,安南使者求见。”
    “带他过来。”
    两军尚未开打,安南使者已至,或者说已经等很久了。
    使者名叫张显禄,他朝杨再兴作揖道:“下国使臣张显禄,拜见大明天朝上将军!”
    杨再兴道:“有话快说,说完就打。”
    张显禄道:“正所谓师出有名,不知大明此次为何出兵?”
    杨再兴说:“你们给犀牛画鳞片,当成麒麟进贡,犯有欺君之罪!”
    “前宋皆如此也。”张显禄说。
    杨再兴质问:“前宋都是些昏君,才被你们欺骗。难道你们把大明天子也当成昏君?”
    张显禄连忙解释:“并非如此,我国只是遵循旧例。使者回国之后,我主对此极为懊悔,明年就会再派使者前往洛阳请罪。恳请将军退兵!”
    杨再兴冷笑:“退兵可以。安南须归还二州二峒六县八隘之地,归还当年数万被掳走的百姓及其子孙。”
    “这……”
    张显禄试图拖延时间,拖到天气炎热就好办了:“这些都可以商量。小臣无法做主,立即回国禀报,请将军暂缓攻寨。”
    “你回去商量吧。”杨再兴当然是先打了再说。
    张显禄连夜离开,星夜疾驰返回升龙府(河内)。
    次日,杨再兴开始攻寨。
    安南守将刘纯不是很害怕,他麾下有一千守关士卒,又聚集了数千安南蛮兵。关寨地势险要,守住还是没问题的,拖到天气转热即可,到时候大明肯定选择撤军。
    他对那些协助守关的蛮酋说:“敌人数量不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拖到天气炎热。陛下已经说了,哪部立下大功,就下嫁公主联姻。等敌人全部撤走,我们再杀去明国抢劫财货与妇人!”
    此言一出,各蛮部将领振奋不已。
    整个安南的北部、西北部山区,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蛮族部落。
    越南李朝当年侵扰北宋边境,就是先跟蛮部酋长联姻,把公主或贵女嫁过去,同时给予一些好处。接着让各蛮部反复袭扰北宋,抢劫到人口物资就跑,宋军追来根本寻不见敌人。宋军如果追得深入,反而还会被蛮兵给埋伏。
    两国大战之后,安南穷兵黩武财政崩溃,渐渐开始着眼于内政建设。
    已经很久没下嫁公主了,已经很久不支持蛮部北上劫掠了。
    听说又要干老本行,蛮族酋长们欢呼雀跃,各自带兵去防守寨堡。
    这里的安南寨堡有三处,包括后世的镇南关、龙门关位置,此刻全在安南的控制之下。而明军控制的则是更北边的关前隘。
    安南没有在镇南关的位置修筑寨堡,而是在其北边的横坡岭构筑山寨。
    “你带人守住西边!”杨再兴说道。
    “遵命!”李合戎抱拳拱手。
    给杨再兴做副将的,是钟相麾下大将李合戎。
    此人被钟相的弟弟逼得投靠大明,后来一直在广西做驻防军将领。他镇压蛮夷很有一套,因此被杨再兴给选中。
    李合戎只带五百新军、五百驻防军,就列阵驻扎在几处关隘间的要道。
    他西边是后世的龙门关,东南边是横坡岭,南边也有山岭可能出现敌兵。
    杨再兴把民夫留在关前隘,带着其余部队去攻打横坡岭。
    安南守将刘纯此刻登山眺望,顿时喜道:“敌将狂妄自大,侧后方只派少许兵力看守。我们守住这里,出兵攻打其后方。一旦获胜,就能乘胜追击,把敌军主力前后堵死在山下!”
    刘纯命令将士死守横坡岭,又派人去通知龙门关方向的守军,甚至派出二百精锐从南边翻山奇袭夹击。
    杨再兴率领主力,拖着火炮前进。
    他军中火炮多为小炮,能用于攻坚的只有两门,而且这两门炮的口径也不大。
    但横坡岭上的安南寨堡,却是并不坚固的土石结构,防御炮弹的能力远远不如夯土城墙。
    就是炮击角度不好找,几队步兵保护着炮手,到处寻找合适的开炮位置。
    其余部队,也被派去占领附近山岭。
    ……
    李罗汉率领两三千蛮兵倾巢而出,从龙门关的方向攻击李合戎部。
    李罗汉虽是一个蛮部酋长,但他的亲生母亲,却是越南李朝的公主。他自己也被赐国姓李,而且笃信佛教,所以改名叫李罗汉。
    这样的蛮部,已快被安南同化了。
    “西边有敌人!”
    北边一处山坡上,有明军瞭望手,使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李罗汉率兵出山之后,立即被明军瞭望手发现。轻骑兵看到瞭望手的旗帜信号,飞奔过来报之敌情。
    李合戎对正在盘坐休息的将士说:“列阵杀敌!”
    五百野战新军,五百驻防军,慢悠悠站起快速列阵。
    不说这些新军非常镇定,就连驻防军就丝毫不怕,大明军队早就打出了信心。
    新军是配备了燧发枪的,列出改进型的火器鸳鸯阵。
    驻防军却没有燧发枪,依旧是老版鸳鸯阵。但狼铣兵被取消,改成了弓弩和长枪。
    李罗汉带兵杀来,发现只有一千明军,顿时欣喜大喊:“对面人少,杀过去就赢了!冲啊!”
    两三千安南蛮兵,冲起来乱糟糟的,阵型混乱得一逼。
    他们居然还懂得包抄,各派数百人绕向明军的两侧。
    “轰轰轰!”
    相距大约四十步,几门新军小炮发射霰弹。
    安南蛮兵阵亡者不多,但伤者却不少。被霰弹命中之后,有的被打断骨头,有的甚至骨头都没断,这种小炮的威力太小了。
    效果却很明显,那些受伤的蛮兵发出惨叫,把身边的友军叫得心慌意乱。
    “砰砰砰!”
    相距大约三十步,新军的各个小队长,带领麾下火枪手自由射击。
    一阵枪响之后,安南蛮兵已开始乱了。
    连续遭到火枪火炮攻击,安南蛮兵虽然伤亡不大,但面对未知事物却生出恐惧。有人还在持续冲锋,有人停下脚步观望,有人甚至开始后退。
    蛮兵嘛,凭借的就是那股血勇。
    把他们打清醒了就好。
    “射箭!”
    随之而来的,是驻防军鸳鸯队里的弓弩齐射。
    “投枪!”
    驻防军还有藤牌手存在,长牌手的巨盾有支脚,可以不用手扶放在地面。他们跟藤牌手一起抽出标枪,猛地朝安南蛮兵掷出。
    每个藤牌手,配备三把标枪。
    三把标枪投完,弓弩手已经开始第二轮射击。
    燧发枪手,也即将填弹完毕。
    此时的敌人,在遭遇火枪火炮之后,又遇到两轮弓弩、三轮标枪。这些蛮兵已彻底混乱,逃跑或停止的越来越多,还敢冲锋的越来越少,还有许多人站在原地用土弓还击。
    李罗汉此时也吓得心惊胆战,但他还是呼喊下令:“冲过去就赢了。冲啊!”
    但李罗汉的本部士兵只有几百人,其余全是别的部落的士兵。
    就在李罗汉冲锋之际,有个部落酋长,直接带着两百多人溃逃。
    “砰砰砰!”
    新军的燧发枪手,终于开出第二枪。
    由于距离太近,命中率接近100%。
    冲锋在前的李罗汉,突然中弹倒下。
    李合戎拔刀大喊:“列阵向前!”
    随着军号声吹响,一千大明士卒列阵踏步前进。
    而安南蛮兵,已经崩溃了。
    李罗汉麾下的蛮兵,连他的尸体都顾不上,纷纷转身往龙门关的方向逃。
    鸳鸯阵的威力,还没真正发挥出来呢,因为双方尚未短兵相接。
    李合戎留下二百预备队,继续守在原地,剩下八百人全速追击,去占领龙门关方向的寨堡。
    二十多个骑着西南矮马的大明轻骑兵,也追着崩溃的安南蛮兵一路砍杀。
    从南边翻山过来的二百安南精锐,见此情形吓得立即撤退,根本就不敢再进入战场。
    当李合戎攻占龙门关方向的寨堡时,杨再兴那边还在选位置试炮。
    “快撤!”
    刘纯得知友军堡垒失陷,吓得直接全军弃寨撤走。
    再不走,明军就能从西边翻山越岭,一两天就能绕到他后面堵死退路。
    安南守军,一路撤到谅山附近,并且派人回升龙府疯狂求援。
    杨再兴却没有乘胜追击打谅山,而是让邕州土兵守住门州各处关隘。他自己带兵杀向西北方的七源州。
    七源州设置于唐代,后世属于越南的谅山省七溪。
    这里以前是北宋的羁縻领土,渐渐被越南李朝控制,接着又被侬智高父子控制。北宋打回来之后,不可能长期驻军守御,默认了安南对七源州的侵占。
    打下七源州,继续往西北是广源州,那里是北宋打下来又赐给安南的地盘。
    兵部给杨再兴的命令,是让他把安南打痛,没想着把安南给灭了。
    因此,杨再兴想要拿回北宋失地,如此也不失为大功一件!
    (本章完)